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使貪

鎖定
《使貪》是劉基創作的一篇文章。本文寓意為用人所短,為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揮他的長處。
中文名
使貪
作    者
劉基
文成
伯温

使貪作者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温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着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温;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温”的説法。

使貪作品原文

客有短吳起魏武侯者,曰:“吳起貪不可用也。”武侯疏吳起。公子成入見曰:“君奚為疏吳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貪,寡人是以不樂焉。”公子成曰: “君過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貪也,是以來事君,不然君豈能臣之哉?且君自以為與殷湯周武王孰賢?務光伯夷天下之不貪者也,湯不能臣務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貪如二人者,其肯為君臣乎?今君之國,東距齊,南距楚,北距韓、趙,西有虎狼之秦,君獨以四戰之地處其中,而彼五國頓兵坐視,不敢窺魏者何哉?以魏國有吳起以為將也。周《詩》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吳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願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無他求,坐威魏國之師,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飯糲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卻行不入大粱,君之國空矣。臣竊為君憂之。”武侯曰: “善。”復進吳起。 [1] 

使貪釋義

【註解】① 吳起:戰國時兵家,初任魯將,繼任魏將,屢將,屢建戰功。
魏武侯:戰車時魏國君。
殷湯周武王:殷湯,即成湯,商朝的建立者。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④ 距:通“拒”抗拒。
⑤ 頓兵:屯駐軍隊。
⑥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幹,盾牌。乾和城都比喻捍衞者。
⑦ 糲(li):糙米也。
⑧ 被(pi):通“披”。
⑨ 卻行:卻,退,往回走。
⑩ 短:揭短
⑪ 竊:私下
⑫善:好
【譯文】門客中有一個在魏武侯面前説吳起的短處,他説:“吳起貪財,不可重用他啊。”武侯就疏遠了吳起。公子成進見武侯説:“你為什麼要疏遠吳起呢?”武侯説:“有人説吳起貪財,我因此不喜歡他了。”公子成説:“君王錯了,吳起的才幹,天下的士人沒有超過他的。正由於他有貪慾,所以來侍奉你,要不然你怎麼能用他做你的臣呢?況且你自己覺得同商湯,周武王相比,誰賢明呢?務光伯夷是天下沒有貪慾的人,但殷湯不能使務光做臣子,武王不能使伯夷做為臣子。如今像這些人那樣不貪婪的人,他肯做你的臣嗎?如今君王的國土,東面與齊國對抗,南面與楚國對抗,北面與韓、趙對抗,西面有如狼似虎的秦國,你獨自處在四戰之地的包圍中,而那五國屯駐軍隊,坐而靜觀,但卻不敢窺測魏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魏國有吳起做大將啊。周《詩》有這樣的詩句:‘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吳起就是這樣的武夫啊。你如果考慮國家的利益,只要吳起想要的和喜歡的,你就給予他,使吳起滿足了慾望而沒有別的要求,你才能坐享魏國軍隊的威勢,這樣所失去的很小,所得到的很大。而如果讓他吃糙米,吞蔬菜,穿短衣,徒步行走而供你驅使,那麼吳起必定離開魏國。吳起離去,而天下有像吳起這樣才能的人,就會卻步不到(魏都)大梁來了,君王的國家就沒有人才可用了。我私下為你擔憂的就是這個。”武侯説:“好。”又重新重用吳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