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佽,漢語三級字 [2]  ,讀作佽(cì),本義指依次排比。也指幫助,資助。 [3]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WUQW
鄭    碼
NTRO
筆    順
32413534
詞    性
動詞
U
4F7D
GBK
81E8
筆畫數
8
筆順讀寫
撇豎捺橫撇折撇捺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佽cì
⒈ 幫助,資助。
⒉ 便利。
⒊ 及。
⒋ 古通“次”,排列有序。 [3] 
⒌ 姓。
基本詞義
◎ 佽 cì
〈動〉
(1) (形聲。從人,次聲。本義:依次排比)
(2) 同本義 [order]
決拾既佽,弓矢既調。——《詩·小雅》
(3) 幫助。予以支持或協助 [help]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詩·唐風》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康熙筆劃:8 部外筆劃: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七四切,音刺。便利也。
又佽飛,卽佽非,古劒士,漢取為武官名。《前漢·宣帝紀》募佽飛射士。《注》輕疾若飛也。
又比也。《詩·小雅》決拾旣佽。《注》利也,謂相次然後射。《鄭箋》謂指相次比也。
又助也。《詩·唐風》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又代也,遞也,及也。《集韻》通作次。亦作㐸。詳前㐸字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