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華輝

(憲法學家、政治學家)

鎖定
何華輝(1925年11月7日-1996年1月17日),湖南益陽人,著名憲法學家、政治學家,原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 [1]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 [2] 
中文名
何華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5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
1996年1月17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憲法學家、政治學家
出生地
湖南省益陽縣

何華輝人物經歷

何華輝文集 何華輝文集
1925年11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益陽縣一個小作坊主家庭。 [1] 
1946年,於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攻讀法科專業。
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
1951年,因學習成績優異而被選派到中國人民大學法系國家法研究生班,專攻憲法學專業,系我國自主培養的最早的法科研究生之一。
1953年,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武漢大學法律系從事憲法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初到武漢大學,何華輝主要負責講授國家法、蘇聯國家法、人民民主國家法和資本主義國家法等課程。作為青年教師,雖然教學工作經驗尚有不足,但何華輝為學生授課生動活潑,加之對學生高度負責,贏得了學生們的一致好感。同時,自身學術基礎本就紮實的何華輝更是勤勉上進,很快在學術界嶄露頭角。他憑藉自身的才華與努力得到了時任武漢大學校長李達先生的賞識,承擔起校長法律秘書的重要工作。
1954年,憲法頒佈後,其與人合著的《什麼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較早系統闡述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專門著述之一。
1957年,何華輝被錯誤地打成“右派”,曾經有人試圖勸説,以“揭發”某位前輩學人來換取不被戴上“右派”帽子。出於對前輩學人的敬重,更出於對自身底線原則的堅守,何華輝拒絕出賣師長。因此被迫離開自己心愛的教研舞台,黯然接受下放勞動的命運。
何華輝最初被下放到八里湖農場勞改。1961年“反右”形勢有所和緩,他雖未摘帽,但得以回哲學系接受監管。1970年,又以“右派分子”身份被髮配到武漢大學的湖北沙洋分校。儘管名為“分校”,但其實質還是沙洋勞改農場,在沙洋的近十年間,這位科班出身的青年法學學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餵豬和填飽自己的肚子。
1976年,全國政治氣候轉暖,何華輝從沙洋勞改農場回到了武大哲學系資料室接受監督勞動,距離重回自己魂牽夢繞的講台終於只差一步之遙。197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啓動撥亂反正的偉大工程,何華輝與全國五十餘萬“右派”一樣得以摘帽而重獲正常的人生。
1979年,儘管何華輝已經54歲,但是他重整書囊,依然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武漢大學法律系的重建與恢復工作之中。1980年,法律系恢復招收本科生,何華輝為本科生主講“憲法學”等課程。由於歷史原因,何華輝在1980年時職稱還只是助教,但功夫不負有心人,1981年晉升為講師,同年晉升為副教授,1982年晉升為教授,一躍成為同輩的佼佼者。
1982年何華輝招收碩士研究生之後,又為研究生開設了“比較憲法學”“外國憲法學”“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課程。在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授課之餘,何華輝筆耕不綴,先後發表50餘篇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論文,獨著或與人合著學術著作14部,諸多觀點對於中國憲法學學科發展乃至於中國民主法制社會建設都起到了深遠影響。
也正是基於何華輝在憲法學界的影響力,1984年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成立時,何華輝即被推舉為學會首屆副理事長。
1985年,赴美國法學排名第一的耶魯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1989年,英國劍橋傳記中心將他選入《世界名人傳》,1991年何華輝作為憲法學家被載入《中國法學家詞典》和《中國當代名人傳》。
199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3年,武漢大學100週年校慶時,何華輝位列59名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 [2] 
1996年元月17日下午3時35分,因患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1歲。 [1] 

何華輝學術貢獻

發表論文、譯文60餘篇,主編、參編或獨著、合著的教材、著作共13部,是新中國憲法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2] 
發表的《也談人權問題》《實行法治就要摒棄人治》《論憲法監督》《淺論三權分立》《建立新的比較憲法學芻議》《中國憲法之特色》等論文具有廣泛影響。他與許崇德教授合著的《分權學説》,以十分洗練的文字對三權分立這樣一個眾説紛紜的資產階級憲法原則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對其理論溝稽淵源,對其實踐運用多方考察,是一本用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學觀對三權分立進行科學分析研究的力作。他的代表作《比較憲法學》在體系和內容方面創新開拓而卓然一家,被學界譽為我國比較憲法學研究成果的代表性成果。 [2] 
1. 何華輝:憲法名詞解釋五則 [J];法學評論; 1982年05期
2. 何華輝:略論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學習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報告的體會 [J];法學評論; 1982年06期
3. 何華輝:《憲法學》重點問題解答(上) [J];法學評論; 1984年03期
4. 許崇德,何華輝:三權分立與議行合一的比較研究 [J];法學評論; 1987年05期
5. 何華輝:簡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J];法學評論; 1991年01期
6. 何華輝,許崇德:國體的新規定 政體的新發展——讀憲法修改草案的一點體會 [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1982年04期
7. 許崇德,何華輝:學習新中國三個憲法的幾點體會 [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年06期
8. 何華輝,許崇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新發展 [J];政治與法律; 1982年01期
9. 何華輝:社會主義民主旗幟的偉大勝利——紀念現行憲法頒行十週年 [J];政治與法律; 1992年06期
10. 許崇德,何華輝:我國新憲法同前三部憲法的比較研究 [J];中州學刊; 1983年01期

何華輝出版圖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