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低速帶

鎖定
地震波在地面附近的疏鬆層中傳播的速度非常低,一般為每秒數百米,稱為低速帶,地震勘探中也稱風化層。低速帶對地震勘探影響很大:首先,若在低速帶中激發,能量將被大量消耗,頻率很低,低速帶底面又是個強反射界面,可以形成多次反射,因此,一般不在低速帶中激發,其次,低速帶使地震波到達觀測點的時間延遲,當其厚度或速度變化較大時,觀測時間的精度將大受影響,甚至使波形歪曲,這時,必須進行低速帶的時間校正。如果低速帶很厚且結構複雜,則對地震勘探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中文名
低速帶
外文名
low-velocity layer
也    稱
風化層
影    響
能量將被大量消耗
特    點
地震波傳播速度低
學    科
地球物理

目錄

低速帶釋義

地震波在地面附近的疏鬆層中傳播的速度非常低,一般為每秒數百米,稱為低速帶,地震勘探中也稱風化層。低速帶對地震勘探影響很大:首先,若在低速帶中激發,能量將被大量消耗,頻率很低,低速帶底面又是個強反射界面,可以形成多次反射,因此,一般不在低速帶中激發,其次,低速帶使地震波到達觀測點的時間延遲,當其厚度或速度變化較大時,觀測時間的精度將大受影響,甚至使波形歪曲,這時,必須進行低速帶的時間校正。如果低速帶很厚且結構複雜,則對地震勘探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1] 

低速帶特點

低速帶是由幾釐米到50m或更厚的低速物質組成的。低速帶的巖性、厚度、速度、密度不但在縱向上而且在橫向上變化劇烈,低速帶有極高的能量吸收作用,也常常起能量的散射作用。在地震圖上,通常用符號“WX”表示低速帶。 [1] 

低速帶應用

在地震勘探工作中,低速帶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帶,在其中放炮,記錄趨向低頻,因為較鬆散的土壤不能很好地傳播較高的頻率。在這種地震記錄上,長而寬(低頻)的波形不象高頻那樣能包含精確些的信息。據此,最好在低速帶下面放炮。這樣高頻地震信號能得到較好的傳播,從炮點到地面的井口時間包括了在低速帶中的傳播時間,於是,可對反射波做低速帶校正。 [2] 
參考資料
  • 1.    (美)J.A.科菲恩.地震勘探原理——地震技術在尋找石油中的應用:石油工業出版社,1981
  • 2.    (美)考克斯著;李培明等譯.反射地震勘探靜校正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