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西哈石窟

鎖定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勝金鄉木日吐克村南火焰山北坡。約開鑿於高昌回鶻時期。共有洞窟10座。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伯西哈石窟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高昌區勝金鄉木日吐克村南火焰山北坡
所處時代
唐、宋
佔地面積
1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伯西哈石窟,唐宋時期佛教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勝金鄉木日吐克村南火焰山北坡。約開鑿於高昌回鶻時期。共有洞窟10座。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第1、2、3、4、5窟為一組禮拜窟,其中第3窟為中心柱窟,其餘均為縱券頂方形窟。洞窟壁畫剝蝕較嚴重,但第3窟的回鶻供養人像和回鶻文榜題、前室頂部所繪月天及其眷屬、東壁所繪多個情節的《維摩詰經變》保存尚可。繪畫風格受中原影響較大,尤其是《維摩詰經變》在新疆石窟寺中十分罕見。洞窟上方保存有佛塔等地面遺蹟 [1] 
參考資料
  • 1.    王巍.《中國考古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3:64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