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地知正治

鎖定
伊地知正治(1828.7.21——1886.5.23),薩摩藩士。原名季靖,通稱龍右衞門,號一柳,晚年自稱正治。歷任修史館總裁、一等侍講、宮中顧問官。伯爵。
本    名
伊地知正治
別    名
竜右衞門,伊地知季靖
一柳
所處時代
江户時代末期,明治時期
民族族羣
大和族
出生地
鹿兒島縣鹿兒島市
出生日期
1828年7月21日
逝世日期
1886年5月23日
主要成就
薩英戰爭,戊辰戰爭

目錄

伊地知正治平生

伊地知正治是伊地知季平的二男。生於薩摩國鹿兒島城下千石馬場町(今鹿兒島縣鹿兒島市),幼名龍駒。幼時被鄉里稱為“千石神童”。不過後來得了一場重病,致使他的一隻眼和一隻腳殘廢了。
稍長,他向葉丸兼義學習藥丸自顯流的劍術。師從法亢宇左衞門學習合傳流兵法,深得奧義。順便一提的是,西鄉從道、高崎五六、淵邊羣平和三島通庸都是合傳流的弟子,而池上四郎和有馬藤太都受到了伊地知的薰陶。不久,正治成為薩摩藩學校——造士館的教授。
安政六年(1859),他參加了精忠組文久二年(1862)跟隨藩主島津久光上洛,以功績任軍奉行,成為罕見的軍略家。薩英戰爭戊辰戰爭期間都立有大功,更是在白河口一戰中以七百人馬擊破白河城的二千五百舊幕府軍。會津戰爭中,與土佐藩的板垣退助一起指揮薩摩軍,在母成峠之戰中大破舊幕府軍,為攻下會津若松城做出了巨大貢獻。伊地知正治的兵法特點在於徹底的少數精鋭主義(他的部隊由薩摩藩的城下士和長州藩奇兵隊選拔而成),以及合傳流的傳統——火力絕對主義和“拙速”——也就是速戰主義。
戰後,伊地知正治參加了薩摩藩的藩政改革,因為和太政官政府以及海軍預算據出有摩擦而擅自回到家鄉,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在廢藩置縣後作為薩閥的巨頭加入太政官政府。
徵韓論起,伊地知正治支持徵韓方,並與板垣一起制定了派兵計劃。明治六年政變後,伊地知正治並沒有因徵韓論下野,相反不久後,左院議長後藤象二郎下野,作為副議長的他擔任左院議長兼參議,後任修史館總裁,一等侍講,宮中顧問官。西南戰爭期間提前預言了薩摩軍的失敗。在戰爭後回到鹿兒島,努力振興被戰火破壞的鹿兒島。
明治十九年(1886),正治去世,享年58歲。
正治在軍略方面,與長州藩的大村益次郎不相上下。而他眼睛和腳的特徵,又使得他被傳説為是武田信玄的軍師山本勘助的再生。 [1] 

伊地知正治爵位

1884年獲得伯爵頭銜。 [1] 

伊地知正治影視形象

  • 花之白虎隊(1953年、大映映畫、配役:光岡龍三郎
  • 獅子的時代(1980年、NHK・大河ドラマ、配役:田口計
  • 白虎隊(1986年、日本テレビ・年末時代劇スペシャル、配役:徳川龍峯)
  • 宛如飛翔(1990年、NHK・大河ドラマ、配役:安藤一夫
  • 白虎隊(2007年、テレビ朝日・新春スペシャルドラマ、配役:六平直政
  • 篤姬(2008年、NHK・大河ドラマ、配役:三宅弘城
  • 八重櫻(2013年、NHK・大河ドラマ、配役:井上肇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官報』第316號.「敍任及辭令」.日本:官方,188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