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代來城城址

鎖定
代來城城址,又稱“白城台古城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巴拉素鎮白城台村,是宋、明、清時期的古遺址。 [2] 
東晉前涼太元初年,南匈奴劉衞辰始建代來城。代來城城址建在山口衝要之地,扼南北咽喉,地貌屬風沙草灘區。古城四周地面平坦,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古城呈長方形,城內沙丘連綿,城垣基礎略高於四周平地,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全城開設四門,設在各垣的正中地段,並有甕城護築,城垣四角均有伸出垣外的墩台,為角樓殘基。北垣西段設有登城的斜坡馬道。代來城城址遺址內有大量漢瓦、陶片並留有石鏡、骨箭頭、銅盔甲、銅錢幣鐵箭頭等。代來城城址在構築技法上與統萬城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城四角有角樓,城門築甕城、城垣夯土版築等,反映出赫連勃勃所築統萬城承襲代來城的關係。它的發現對研究赫連勃勃的家族史,靖邊、榆林的地方史及軍事史、建築史、民族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4] 
2013年5月,代來城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代來城城址
地理位置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巴拉素鎮白城台村
所處時代
宋、明、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457-1-45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代來城城址歷史沿革

東晉前涼太元初年,南匈奴劉衞辰始建代來城。 [2] 
代來城城址 代來城城址
自1988年以來,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陝北考古調查中發現的一座古城址,經研究認定,是十六國時期大夏首領赫連勃勃幼年居住過的代來城址。據史料載,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的父親劉衞辰依恃前秦荷堅,得黃河以西地,駐屯代來城。 [4] 

代來城城址遺址特點

代來城城址衞星圖
代來城城址衞星圖(11張)
代來城城址建在山口衝要之地,扼南北咽喉。代來城雄踞於硬地梁河上游東岸,西距統萬城(靖邊白城子)約50千米,南距無定河10餘千米,地貌屬風沙草灘區。古城四周地面平坦,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古城呈長方形,城內沙丘連綿,城垣基礎略高於四周平地,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牆為白泥土夯築,夯層厚8~15釐米。東牆殘高9.3米,厚6米;南牆基寬15米,牆高9.9米。西垣最長為480米:南東垣長470米;北垣最短,為465米。南外牆夾棍眼橫豎排列整齊,夾棍眼直徑10~17釐米,垂直距離0.55釐米,水平距離為11米。北垣西段設有登城的斜坡馬道。全城開設四門,設在各垣的正中地段,並有甕城護築,城垣四角均有伸出垣外的墩台,為角樓殘基。北垣西段設有登城的斜坡馬道。 [2]  [3]  [4] 

代來城城址文物遺存

代來城城址遺址內有大量漢瓦、陶片並留有石鏡、骨箭頭、銅盔甲、銅錢幣鐵箭頭等。 [2] 

代來城城址歷史文化

代來城
代來城,是通往平城(山西大同)及西域的重要通道,為兵家所注目。該城又名悦跋城,東晉太元十六年(391年)劉衞辰派其子直力鞮攻打北魏遭敗績。魏太祖拓跋珪i乘勝追擊,破代來城,劉衞辰被部下所殺,赫連勃勃投奔薛幹部。代來城被南侵的毛烏素沙漠掩埋了1000餘年,無從尋訪。 [3] 

代來城城址研究價值

代來城城址在構築技法上與統萬城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城四角有角樓,城門築甕城、城垣夯土版築等,反映出赫連勃勃所築統萬城承襲代來城的關係。它的發現對研究赫連勃勃的家族史,靖邊、榆林的地方史及軍事史、建築史、民族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 

代來城城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代來城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代來城城址旅遊信息

代來城城址地理位置

代來城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巴拉素鎮白城台村。

代來城城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代來城城址,路程約58.6千米,用時約1小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