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今日影評·鴻論

鎖定
《今日影評·鴻論》是一檔電影文化訪談特別節目,節目以“學者+電影+當事人”的模式,通過紀實的拍攝手法,圍繞甄選出的四十部電影,以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與謝飛、陳凱歌、張瑜、盧燕、賈樟柯、姚晨、黃渤、寧靜、吳京等電影史親歷者進行訪談。 [1-2] 
中文名
今日影評·鴻論
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類    型
訪談節目 [2] 
主持人
尹鴻
主要嘉賓
張瑜 謝飛 陳凱歌 盧燕 賈樟柯 劉曉慶 姚晨 黃渤 寧靜 吳京
首播時間
2018年10月26日
播出頻道
CCTV-6電影頻道
播出時間
每週五晚十點檔
在線播放平台
騰訊視頻

今日影評·鴻論節目形式

節目以“學者+電影+當事人”的模式,通過紀實的拍攝手法,圍繞甄選出的40部電影,以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與謝飛、陳凱歌、張瑜、盧燕、朱延平、姚晨、黃渤、成龍等電影親歷者進行訪談的形式,通過直接、深刻的問題設置,挖掘當時真實情況的同時,通過對電影語言表達形式、電影市場發展、電影中體現的社會變遷等方面,全面剖析電影以及衍生話題,還原串聯出改革開放40年這段相對短暫但卻急劇變化的中國電影史。 [3] 

今日影評·鴻論節目列表

期數
嘉賓
主題
第一期
張瑜 [3] 
反思歷史向前看
第二期
謝飛 [4] 
電影新浪潮下
第三期
陳凱歌 [5] 
第五代與中國風
第四期
盧燕 [6] 
中國電影看世界
第五期
賈樟柯 [7] 
中國導演的個人化風格
第六期
劉曉慶 [8] 
破舊立新的春天
第七期
姚晨 [9] 
新時代、新風貌、新生活
第八期
黃渤 [10] 
中國電影新力量
第九期
寧靜 [11] 
中國電影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第十期
吳京 [12] 
中國新主流電影

今日影評·鴻論劇集介紹

第一期嘉賓:張瑜 第一期嘉賓:張瑜
第一期張瑜
1980年,張瑜遇上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電影《廬山戀》,並憑藉此片獲得第一個金雞百花獎“雙料影后”。她與郭凱敏貢獻的中國銀幕上經典一吻,也引發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波時尚潮流,包括80年代中期曾風靡一時的“張瑜頭”,以及在電影中更換的43套流行裙裝、褲裝等,《廬山戀》不僅對張瑜本人意義重大,對整個80年代,乃至整個中國影壇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一筆。 [3] 
第二期嘉賓:謝飛 第二期嘉賓:謝飛
第二期謝飛
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是中國電影出現的普遍性的一個藝術創新的熱潮,也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一個開放的黃金時代。從《小花》,《歸心似箭》,《沙鷗》,《生活的顫音》 《巴山夜雨》等作品,可以看出時代變遷對中國電影的影響。本期邀請到身兼學者、導演、親歷人的謝飛老師來分享改革開放給中國電影帶來的變化。 [4] 
第三期嘉賓:陳凱歌 第三期嘉賓:陳凱歌
第三期陳凱歌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陳凱歌的創作貫穿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也描繪出了時代變革間的風風雨雨。他用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藝術底藴,在中國電影這副畫卷上,揮毫潑墨出了屬於自己的印記。 [5] 
第四期嘉賓:盧燕 第四期嘉賓:盧燕
第四期盧燕
已是耄耋之年的演員、製片人盧燕老師在好萊塢闖蕩了近半個世紀,作為最早一批走到國外、得到認可的華人影人,她見證了幾十年來國際市場對中國電影態度的巨大轉變。成長於梨園世家的盧燕,其母親是京劇名伶李桂芬,並拜梅蘭芳為義父,這樣的家世背景讓盧燕始終心繫中國,傾力傳揚國粹,關注並支持華語影壇的發展,為“請進來”嚴把質量關,助中國影人更好“走出去”,並恪守弘揚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6] 
第五期嘉賓:賈樟柯 第五期嘉賓:賈樟柯
第五期賈樟柯
賈樟柯,常被提及的標籤是“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第六代導演的成長時期正是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重大變革時期,舊體制、舊觀念的消融與崩潰,各種新潮思想、觀念的發生與建立,伴隨着他們成長,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傳統和一切舊事物習慣於站在懷疑和審視的立場上;也影響了這一代際導演的創作風格,他們遭遇了在80—90年代經濟轉軌給社會帶來的劇痛,同時也經歷了電影從所謂神聖的藝術走入日常生活,還原為一種文化消費產品的無奈。 [7] 
第六期嘉賓:劉曉慶 第六期嘉賓:劉曉慶
第六期劉曉慶
劉曉慶這樣的演員,她在中國的電影跨度,可能是歷經了四十年。她説電影在她的任何時期,都沒有忘記她。所以有時候一個人也是一部電影史。我們通過她一個人,可以看到中國電影四十年的,許許多多的變化。劉曉慶沒有辜負屬於她的時代。 [8] 
第七期嘉賓:姚晨 第七期嘉賓:姚晨
第七期姚晨
姚晨出生於1979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她14歲就來到北京舞蹈學院求學,在學校的拉片室中接受了電影啓蒙。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後,表演課上經常以國產經典影片為案例,再加上眾多知名導演在校園中分享成熟的電影經驗,為姚晨日後的表演道路鋪下了深厚的基礎。 [9] 
第八期嘉賓:黃渤 第八期嘉賓:黃渤
第八期黃渤
新世紀以來電影的產業化改革使得中國電影充滿了活力,一批青年電影人走上影壇,他們共同體現了中國電影新的力量。無論是技術的革新,還是人才的培養,都體現了電影創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 [10] 
第九期嘉賓:寧靜 第九期嘉賓:寧靜
第九期寧靜
九十年代正是中國電影逐步開始類型化、商業化、以及藝術性百花齊放的時期,作為這個時期中國電影眾多代表性作品中的女主角,寧靜趕上了改革開放初顯成果的大好機遇。寧靜的作品始於九十年代,她的眾多作品中,有很多個“第一次”,而從這些“第一次”中,我們似乎能夠能夠看到中國電影在那個年代不斷髮展的足跡。 [11] 
第十期嘉賓:吳京 第十期嘉賓:吳京
第十期吳京
電影《戰狼》的巨大影響力將中國電影的進步宣告世界。而當下的中國新主流電影更偏向從個人出發貼近觀眾,也因為其貼近民眾,已經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題材。中國電影市場的龐大空間為更多新類型電影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而新類型電影的出現也為電影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12] 

今日影評·鴻論參演嘉賓

今日影評·鴻論播出信息

2018年10月26日至12月28日,在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電影文化訪談特別節目《今日影評·鴻論》於每週五晚十點檔播出。  [2] 

今日影評·鴻論節目評價

《今日影評》欄目保持了其欄目特有的文化品質,對小正大精品的追求,繼《今日影評·表演者言》之後的《今日影評·鴻論》更加細膩生動,以温度為時代之鑑,以回憶為思想之駒。 [13] 網易娛樂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