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什科茨揚溶洞羣

鎖定
位於斯洛文尼亞的塞薩納市。溶洞總長5000米,包括南部的索科拉格、西部的格洛巴哈克、北部的沙彭多爾和利赫納等4個坡立谷,以及長約2.5千米的河灘和馬霍茨奇溶洞,佔地面積約2平方千米。
中文名
什科茨揚溶洞
外文名
Skocjan Caves
別    名
斯科契揚溶洞
所屬洲
歐洲
批准時間
1988年
所在國家
斯洛文尼亞

什科茨揚溶洞羣景點簡介

遺產名稱:斯科契揚溶洞
Škocjan Caves
入選時間:1986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 (vii)(viii)
地理位置:N45 40 0.012 E14 0 0
遺產面積 : 413 ha
遺產編號:390

什科茨揚溶洞羣遺產描述

斯洛文尼亞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斯洛文尼亞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斯科契揚溶洞位於斯洛文尼亞的塞扎納,溶洞總長5000米,是由於石灰岩被地下水長期侵蝕形成的,包括南部的索科拉格、西部的格洛巴哈克、北部的沙彭多爾和利赫納等4個坡立谷,以及長約2.5千米的河灘和馬霍茨奇溶洞,總佔地面積約2平方千米。斯科契揚溶洞是喀斯特高原上的一大奇景,世界最大、最長的溶洞之一。它位於斯洛文尼亞共和國與意大利交界處喀斯特高原的比弗卡河谷最低地。自然地理學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便由這個高原而得名。該溶洞於1818年發現,1926年對外開放。它全長24公里,深入地下達200米,並有4條支洞。洞內四季恆温,常年保持在攝氏8度左右。它是由比弗卡河的潛流對石灰岩地層長期溶蝕而成。洞內勝景甚多,蔚為奇觀。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羣
198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vii)(viii),斯科契揚溶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什科茨揚溶洞羣委員會評價

特殊的石灰石溶洞系統包括坍塌的落水洞,有深達200多米的約6公里長的地下通道,還有很多的瀑布。斯科契揚溶洞位於克拉斯地區(原文意為喀斯特),這裏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現象的著名地點之一。 [1-3] 

什科茨揚溶洞羣遺產介紹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位於近代洞穴探險運動的發祥地斯洛文尼亞,什科茨揚溶洞羣是喀斯特高原上的一大奇景,它是世界最大、最長的溶洞之一,位於斯洛文尼亞共和國與意大利交界處喀斯特高原的比弗卡河谷最低地。自然地理學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便由這個高原而得名。該溶洞於1818年發現,1926年對外開放。它全長24公里,深入地下達200米,有的溶洞深達230米。並有4條支洞。在一些地段,有些溶洞成層分佈。因此,這裏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貌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它是由比弗卡河的潛流對石灰岩地層長期溶蝕而成。這個特殊的石灰石溶洞系統包括坍塌的落水洞,一條墜落150多米的冰冷河流從洞底流過,大約有五公里的地下通道,溶洞有兩百多米深,還有很多的瀑布。流經斯科契揚溶洞的比弗卡地下河忽隱忽現,時而清澈寧靜,時而急流奔瀉。一座“俄國橋”橫跨河上,因其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匈帝國俘虜的俄國兵修築的而名。橋下是幾十米深的山洞,該橋還將斯科契揚溶洞分為了老洞區和新洞區兩部分。 [1-3]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與演變過程
什科茨揚溶洞系列有些溶洞深達230米,有些溶洞呈層分佈,溶洞中有鐘乳石、石筍,還有地下河和地下湖。至今在這個國家已經發現了6000多個溶洞,其中有1000多個喀斯特洞穴和壺穴。
巨大的鐘乳洞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雄渾壯闊而又多姿多彩的地下世界。斯諾文尼亞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的地下世界中最最魅力的部分。這裏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石灰石)現象的著名地點之一。溶洞內有高懸的鐘乳石和挺拔的石筍,有的像巨大的寶石花,冰晶玉潔;有的似聖誕老人,笑容可掬,或似雄師下山,或如飛鳥展翅,五光十色而又千姿百態。溶洞展示了喀斯特地形的演變過程,地質學上的“喀斯特”、“坡立谷”等名詞都源於此地。以什科茨揚溶洞為中心,這裏建立了什科茨揚地質公園,還編寫了卡通式的教育手冊和遊覽大全,有組織很好的野外路線和導引標誌。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是由於石灰岩被地下水長期侵蝕形成的,石灰岩裏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峯和奇異景觀的什科茨揚溶洞。 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温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鐘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鐘乳石、石幔、石花。洞頂的鐘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奇特的石柱。
什科茨揚溶洞羣在大約2億年的時光中,重複上演着成長與崩壞的過程,形成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著名的溶洞羣。並且這種過程將繼續永遠的延續。
地下河湖
什科茨揚溶洞中還有地下河和地下湖,河湖裏有各種各樣的魚,其中一種無鱗、腮肺並存、眼睛蜕化的“盲魚”和一種長33釐米左右、有四隻腳的兩棲動物--“人魚”,是魚中的極品。洞內勝景甚多,蔚為奇觀。洞內套洞,有隧道相連,形成一條奇偉的山洞長廊。洞內四季恆温,常年保持在攝氏8度左右。它是由比弗卡河的潛流對石灰岩地層長期溶蝕而成。
氣候環境
什科茨揚溶洞位於斯洛文尼亞,這裏降雨較為充分,月降雨量均在110-160mm左右。夏季平均氣温約為21℃,平均最高氣温25℃左右,平均最低氣温14℃左右。冬季並不寒冷,平均氣温-0.6℃,降雪較多,造就了其境內眾多天然優良的滑雪場地。
洞內四季恆温,常年保持在攝氏8度左右。

什科茨揚溶洞羣旅遊景點

什科茨揚溶洞景點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羣(5張)
什科茨揚溶洞的著名景點有“望點”(ViewerPoint)、CerkvenikBridge、靜默洞(TheSilentCave)和怨聲洞等。其中尤以白色的音樂廳景色為勝。它是一處高40米、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的大洞,形似一巍峨宮殿。洞內的音響效果極好,可容納近萬人,每年至少要在此舉行一次巖洞音樂會。什科茨揚溶洞總長5000米,包括南部的索科拉格、西部的格洛巴哈克、北部的沙彭多爾和利赫納等4格坡立谷,以及長約2.5千米的河灘和馬霍茨奇溶洞,佔地面積約2平方千米。什科茨揚溶洞中有鐘乳石、石筍,還有地下河和地下湖。這些溶洞呈層分佈,展示了喀斯特地形的神奇面貌。它是世界界自然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地形地貌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依據。
周邊景點
在這個什科茨揚溶洞的偉大發祥地,還有着其他著名的旅遊景點:如小巧迷人的盧布爾雅那,尤利安山區的阿爾卑斯牧場,具有小威尼斯海濱風情的皮蘭
布萊德湖,湖長2.1公里、寬1公里,面積僅為1.45平方公里。湖水的最深處達31米。湖心有座高出水面40米的小島,島上有一座依然瀰漫着古老神秘氣息的巴羅克式教堂。
波斯托伊那溶洞是歐洲第二大溶洞,在斯洛文尼亞的眾多溶洞中最具特色。其全長27公里,洞深115米,海拔562米。洞中地形複雜多樣,壯觀的石柱、石筍和石鐘乳是歷經幾百萬年而形成的。
斯托爾日克山高2,132米,位於卡姆尼克和薩維尼亞山西側,山體呈獨特的錐形。在山頂可以看到斯洛文尼亞的大部分地區。許多生長在阿爾卑斯山的花朵在這裏也可以看到,其中一種是嬌嫩的白色雪絨花。
什科茨揚溶洞羣 什科茨揚溶洞羣
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是斯洛文尼亞一處自然保護區。它藴藏了斯洛文尼亞最寶貴的財富。1908年開始,就受到了保護。公園的中部是絕對受保護的地方,它的四周把傳統的經濟活動,自然保護和生態旅遊相結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