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體傳輸

鎖定
人體傳輸,一種人體傳輸技術,是將人充當數據線的功能可以傳輸手機、電腦的信息。2012年的CES上,愛立信CEO衞翰思親自展示了已經實現的技術,愛立信將這種技術命名為Connected Me。
中文名
人體傳輸
外文名
Connected Me
釋    義
人充當數據線傳輸手機、電腦信息
創始人
衞翰思

人體傳輸技術實現

2012年的CES上,在愛立信CEO衞翰思主題演講的最後,公司移動接入平台的工程師Anders Stenkvist拿着一部“特殊”的手機走上了舞台,他將與衞翰思一起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一份驚喜。
Stenkvist用這部特殊的手機拍攝了一張現場的照片,他想讓台下的觀眾都能夠立刻看到,但僅靠小小的手機屏幕顯然不行,他需要把這張圖片傳到大一些的顯示設備上。於是,他請衞翰思先把一隻手輕輕放在手機上,再用另一隻手去摸一台與電視連接的接收器。就在衞翰思的右手觸到接收器的瞬間,手機上的照片也出現在了電視的屏幕上——衞翰思“化身”成為一根人肉數據線,將照片傳到了電視上。現場的觀眾愣了愣神,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衞翰思所演示的是愛立信開發的一種名叫Connected Me的人體傳輸技術。 [1] 

人體傳輸原理

Stenkvist手中拿着的智能手機中裝有一個特殊的數字迴路,可以進行數據傳輸。該回路連接一塊金屬板,金屬板能夠將信號發送至人體內,而在連接電視的接收器上同樣裝有相應的迴路和金屬板,可以檢測到流經人體的微弱信號。
通過調整發射機電極的電壓並監測接收機電極上的電位差,信號得以發送,這時在人體中除了存在電位差,還流過一個小電流。這一物理現象被稱為“電容耦合”,人體傳輸的實現正是基於這一原理。 [1] 

人體傳輸開發歷史

1996年的計算機經銷商博覽會上,IBM就已經展示過這項技術的雛形。
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也一直在持續開發這一技術。2005年,NTT曾宣佈成功開發出能夠投入實際應用的人體傳輸技術,並將之命名為RedTaction,當時所能達到的傳輸速度為2Mbps。
此外,松下索尼微軟也都曾開發類似的技術,不過由於過於超前,一直沒有真正推向市場。
2012年,愛立信隆重推出Connected Me。愛立信嘗試複製當年的成功,將Connected Me打造成下一個藍牙 [1] 

人體傳輸應用

Connected Me現在已經能實現傳送照片、音樂和高清視頻,但是愛立信所“兜售”的絕不是“人體數據線”的概念那麼簡單。作為一種新奇的技術,人體傳輸可以帶來許多全新的應用場景。
NFC無疑是業內這兩年最為熱門的技術之一,NFC支付的產生將過去的“刷卡”變成了“刷手機”,但是與人體傳輸的直接“刷手”相比,NFC就要遜色多了。相比之下,用人體傳輸技術完成支付則會更加安全和便捷。
在醫療領域,人體傳輸技術同樣大有可為。胃鏡檢查需要將裝有攝像頭的光導纖維通過食道插入患者的胃中,整個過程十分難受。但是未來隨着人體傳輸技術的進步,只需在一片藥片中植入微型的攝像頭,再讓患者吞嚥下去就可以獲取體內的影像。 [1] 
此外,人體通信也有望應用到電子卡片、數據測量和娛樂等領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