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還贈張維

鎖定
《京還贈張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表明作者決心離開仕途,回鄉隱居,反映出詩人對官場的厭煩和對仕途的失望。
作品名稱
《京還贈張維》
作品別名
《京還贈王維》
作    者
孟浩然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京還贈張維作品原文

京還贈張維
拂衣何處去②,高枕南山南③。
欲徇五斗祿④,其如七不堪⑤。
早朝非晚起⑥,束帶異抽簪⑦。
因向智者説⑧,游魚思舊潭⑨。 [1] 

京還贈張維註釋譯文

京還贈張維作品註釋

①張:全唐詩校:“一作王。”
②拂衣:振衣,表示決絕態度。《後漢書·楊彪傳》:“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朝矣。”陶淵明飲酒》:“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裏。”何處去,《全唐詩》校:“一作去何處。”
③南山:當指峴山。浩然有《歲暮歸南山》詩。
④徇:曲從。
⑤七不堪: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又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當關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釣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動,二不堪也。危坐一時,痹不得搖,性復多蝨,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心不耐煩,而官事鞍掌,機務纏其心,世故繁其慮,七不堪也。”
⑥“早朝”句:即指“七不堪”中之“一不堪。”晚,《全唐詩》校:“一作晏。”
⑦“束帶”句:即指“七不堪”中之“三不堪”。束帶,穿官服須束帶、正冠。抽簪,抽去髮簪,即散發,表示無拘束,乃針對“正冠”而言。張協《詠史》:“抽簪解朝衣,散發歸海隅。”
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茂林修竹》:“匪為眾人説,冀與智者論。”
⑨陶淵明《歸園田居》:“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1]  [2] 

京還贈張維作品譯文

抖衣而別要去何處?將高枕而卧在南山之南。
本想屈從於五斗薪俸,卻如何忍受那“七不堪”?
早晨朝見便不能晚起,拘謹的官服不同於散發披肩。
因此嚮明智的人表明心曲:池中游魚思念着舊日的深潭。 [3] 

京還贈張維作品鑑賞

此詩開篇作者便表明自己要與仕途訣別,回鄉隱居。繼而申述歸隱的理由。反映出詩人對官場的厭煩和對仕途的失望。“欲徇五斗祿,其如七不堪”,是求仕不得的牢騷和不平,也是對當朝權貴們的抗議和蔑視。儘管孟浩然和陶淵明、嵇康不同,想入仕而無門,但不屈於權貴的精神則是相同的,故此詩受嵇康《與山居源絕交書》的影響極其明顯。這反映了孟浩然對官場的厭煩和對仕途的失望之情。 [3] 

京還贈張維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年四十,遊長安,應進士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後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遊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4]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3頁
  • 2.    《京還贈張維》(作者:孟浩然)唐詩賞析  .習古堂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2-18]
  • 3.    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6月版:第143-144頁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4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