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溝石刻

鎖定
亞溝石刻,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亞溝街道全店村以東5千米的石人山南麓崖壁上, [8]  為金代(1115~1234年)石刻藝術遺蹟。是金代早期平雕線刻作品。
亞溝石刻其圖右為男像,頭戴戰盔,身着圓領窄袖袍,足蹬尖頭靴,右手執短劍,左手扶靴,左腿盤迴呈端坐姿,形似女真武士;女像在左,頭戴帽,衣左衽,雙手合袖於胸,雙腿盤迴而坐,是金代保留下來的唯一的石刻畫像,是寶貴的金代文化遺產,是具有觀賞和研究金史的雙重價值的珍貴文物。 [7] 
1988年1月13日,亞溝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亞溝石刻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亞溝街道全店村以東5千米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3-0166-4-00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亞溝石刻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亞溝石刻被考古者發現。 [3] 

亞溝石刻石刻特點

亞溝石刻圖像所在的崖壁高10餘米,寬5~6米,立面是自然穿圓領窄袖袍,袍角左撩,掖於風化而成,西南向,鑿刻人物圖像時對崖面未經特殊加工。鎊刻的圖像為一男一女,有如夫婦並坐。左幅男像,為武士裝束,通高185釐米,寬105釐米。頭戴盔,上起尖頂,兩側有卷翼。頭部高33釐米、臉寬22釐米,面部豐腴端莊,表情威嚴堅毅。膀闊腰圓,身材魁梧,腰間肩着披風。腿左盤右伸,足穿高腰靴,靴長17釐米,高32釐米。左手撫於靴上,外廓有改刻痕跡。右手握劍,劍長59釐米。男像線條清晰流暢,顯得威武雄壯。右幅女像頭戴帽,面容温和慈祥,神情莊重從容,身着直領左衽長袖衣,雙手合於胸前,盤膝端坐,與左側男像比例適中,由於久經風雨剝蝕,女像線條殘損浸漶,部分模糊,但整個畫面仍然可辨。 [1] 

亞溝石刻文物遺存

亞溝石刻僅存兩幅圖畫,一幅是男武士圖像;另一幅在男武士的右邊,是一個女真貴婦圖像。 [1] 

亞溝石刻歷史文化

  • 石刻的斷代
亞溝石刻圖像,應屬於金代早期石雕藝術遺存。它地處金上京腹地,且又臨近金代帝王陵墓區,可資為斷代佐證。尤其圖像中的男女服飾,頗具金初女真人衣着特色,合於《金史•輿服志》:“金人之常服有盤領衣、烏皮靴”,“窄袖”,“婦人服”則有“直領,左衽”的記載。也合於《大金國志》“北方苦寒”,“婦人以羔皮帽為飾”的記述。
在對亞溝石刻圖像斷代上,國內學術界意見比較一致。但對圖像內涵的見解卻眾説紛紜。有的認為,石刻圖像是金太祖及其皇后的形像;有人認為,石刻圖像與金代陵墓有關;有人認為,石刻圖像是金代護國林神形象;也有人認為,石刻圖像是用來護墓的。查石人山下僅有砬子溝一條小河,地處阿什河中游,遠非阿什河(古按出虎水)發源之胡凱山。尤其令人值得矚目的是,武士圖像之左手有改刻痕跡。在大金帝制確立後,金朝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迅速過渡的進程中,如此改修太祖之御容,有悖歷史真實之嫌。且史載御容都在太廟奉安。如金天輔七年(1123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宮城之西南,建寧神殿於陵上,以時薦享。自是諸京皆立廟,惟在京師者則日太廟,天會六年,以宋二帝(徽宗、欽宗)見太祖廟者,是也。”金天眷二年(1139年)九月,“又以上京慶元宮為太祖皇帝原廟”。至金皇統八年(1148年),新建“太廟城,則上京之廟也”。此期間乃至以後,既立太廟,不應再於山野刻畫太祖御像。因而認為,亞溝圖像應為女真王公貴族崖墓的標誌,墓主即為畫中夫妻形象。迄今民間尚傳説,崖下曾有巖洞,並有石桌、石香爐類的祭器,仍可資參證。可能是金太祖時,有人為追思其先考先妣業績,仿遼代習俗和葬制,在其陵地雕刻的紀念性作品。 [9] 

亞溝石刻文物價值

亞溝石刻屬於金代文化遺存,是金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保持最完整的金代摩崖石刻畫像。 [2] 
亞溝石刻圖像是採用平雕,也即線刻方法而成的,雕刻者以金屬工具在天然花崗岩平面上刻出淺細的線條(深為3~5毫米)。中國的石刻線畫,產生於商、周、唐代時技法已趨成熟。亞溝石刻圖像繼承了唐代的優秀傳統,線條道勁有力,人像各部比例適當,展現了女真人健美的姿態。亞溝石刻圖像對於研究金代北方雕刻藝術和金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6] 

亞溝石刻文物保護

亞溝石刻保護範圍:文物本體外延1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250米,東北角以隧道為邊緣。 [4] 
1981年1月,亞溝石刻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1988年1月13日,亞溝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亞溝石刻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亞溝石刻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亞溝街道全店村以東5千米的石人山南麓崖壁上。 [8] 
  • 交通信息
從阿城區出發走老道穿過亞溝鎮,途經砬子溝水庫,向左轉大約再行2千米到達目的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