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

鎖定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位於江西省于都縣,建於清末,是一棟贛南較為特殊的“一進兩堂三橫”式不對稱傳統民居建築。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由於都縣寬田鄉遷駐黃麟鄉井塘村新屋組。瞿秋白在此組織了中央蘇區最後一次文藝匯演,史稱“井塘匯演”。項英、陳毅、毛澤覃、陳潭秋、何叔衡、劉伯堅、鄧子恢等和當地軍民一起觀看演出。井塘匯演是中央蘇區的最後一次匯演,增強了人民羣眾對敵鬥爭的決心和信心,有力地掩護了中央紅軍戰略轉移。1935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離開駐地遷往禾豐鎮黃泥村。 [1] 
2019年10月7日,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
地理位置
江西省于都縣
所處年代
1934年—1935年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Ⅴ-623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歷史沿革

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由於都縣寬田鄉遷駐黃麟鄉井塘村新屋組。瞿秋白在此組織了中央蘇區最後一次文藝匯演,史稱“井塘匯演”。項英、陳毅、毛澤覃、陳潭秋、何叔衡、劉伯堅、鄧子恢等和當地軍民一起觀看演出。井塘匯演是中央蘇區的最後一次匯演,增強了人民羣眾對敵鬥爭的決心和信心,有力地掩護了中央紅軍戰略轉移。1935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離開駐地遷往禾豐鎮黃泥村。 [1]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價值意義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是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黨政軍的最高領導機關,是留守紅軍從掩護主力紅軍轉移的正規作戰到分兵遊擊作戰過渡時期的關鍵物證,是紅軍長征後中央蘇區的政治中心和蘇區軍民一段時間內的希望所在,為保衞中央蘇區,掩護主力紅軍戰略轉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