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季

(詞語)

鎖定
五季,拼音wǔ jì,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中醫以四時配五行而為五季,即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自然原則中生、長、化、收、藏。
中文名
五季
讀    音
wǔ jì
自然原則
生、長、化、收、藏
出    處
宋·葉紹翁《南屏興教磨崖》

目錄

五季釋義

1、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 [1] 
2、中醫以四時五行而為五季,即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
3、自然原則中五季即:生、長、化、收、藏。

五季出處

秦觀《淮海集巻十三進策》《安都》:故漢唐定都皆在周雍,至五季以來,實始都梁。
葉紹翁《南屏興教磨崖》:錢塘自五季以來,無干戈之禍。
清惲敬《西楚都彭城論》:後世如六朝之割裂,如五季之紊亂,草澤英雄,崛起一時。
陳天華《猛回頭》:到五季,又是個,外強中弱,俺同胞,遭殺戮,好不心傷。
參考資料
  • 1.    五季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