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靈塔

鎖定
二靈塔,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東岸的二靈山上,是宋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2] 
二靈塔建於北宋政和間(1111~1115年),為一座正方形石塔,塔身高約9米,七層;塔心中空,不可攀登。底座為石砌台基,高約1米。北面有長方形小門。第一層高約1.2米,以上各層逐次遞減,塔身每層有腰檐,檐角弧形翹稜,中有圓孔,為懸掛風鈴之用。塔頂由石板砌合,塔剎呈現方柱形,上端略尖,呈現方錐形。二靈塔各層塔身四壁有壺門,佛龕,浮雕佛像共有39尊,另有3尊金剛,雕琢稜角分明。在第一層武士像兩旁,還刻有“福延聖壽”和“保國愛民”正楷字樣,在東壁刻有政和口年的字樣。二靈塔是寧波市僅存的北宋方形石塔典型代表,其建造年代、特殊形制等,是研究唐宋石構建築、石雕工藝的寶貴實例。 [2-4] 
2013年5月,二靈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二靈塔
地理位置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東岸的二靈山上
所處時代
宋朝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991-3-28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二靈塔歷史沿革

二靈塔建於北宋政和間(1111~1115年)。民國《鄞縣通志》載:“宋初韶國師建塔山上”,“宋文介公(指陳禾)讀書於此,後建二靈寺及塔”。 [2]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天童德介禪師主持重修寺塔。 [3] 
1987年,二靈塔大修。 [3] 

二靈塔建築格局

二靈塔
二靈塔(4張)
二靈塔矗立在東錢湖東南二靈山兩個微凹的山脊之巔,二靈塔為一座正方形石塔,塔身高約9米,七層;塔心中空,不可攀登。底座為石砌台基,高約1米。北面有長方形小門。第一層高約1.2米,以上各層逐次遞減,塔身每層有腰檐,檐邊長2.35米,檐角弧形翹稜,中有圓孔,為懸掛風鈴之用。塔頂由錐形石板砌合,塔剎呈現方柱形,上端略尖,塔為四角攢頂方錐形。在塔的第四層和第五層佛像邊還留有部分捐造佛像之善男信女的名字。1987年,落架大修時,塔身基部新築正方形台基,兩面有步階,周以欄杆相圍,上置石凳。北宋時期石結構方形古塔,在浙江省內實屬少有。 [2]  [4-5] 

二靈塔文物遺存

正中帶僧帽的系“僧伽”像 正中帶僧帽的系“僧伽”像
二靈塔各層塔身四壁有壺門,佛龕,浮雕佛像共有39尊,另有3尊金剛,雕琢稜角分明。在第一層武士像兩旁,還刻有“福延聖壽”和“保國愛民”正楷字樣,在東壁刻有政和口年的字樣。 [2]  [4] 

二靈塔歷史文化

相關傳説
二靈山原名“蛇山,北與蝴蝶山相對,一蹲一伸,隔水而峙;南與蝦公山相望,一衣帶水。民間傳説:古時每當陰濃霧之際,兩山會合,蛇山上的一條大蟒遊蕩其間,吞雲吐霧,危害漁民。有一得道高僧,察氣度形,知有妖作祟,遂在蛇山的項頸上建塔以鎮之。從此,蟒蛇蟄伏不動。元人戴良贊謂:“東湖之名山水,不可以一二數,而二靈為最奇。” [5] 

二靈塔文物價值

二靈塔是寧波市僅存的北宋方形石塔典型代表,其建造年代、特殊形制等,是研究唐宋石構建築、石雕工藝的寶貴實例。 [4] 

二靈塔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二靈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二靈塔旅遊信息

二靈塔地理位置

二靈塔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東岸的二靈山上。 [2] 

二靈塔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二靈塔,路程約23.3千米,用時約7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