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鎖定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是清代郎世寧創作的絹本設色畫。
中文名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作    者
郎世寧
創作年代
清代
畫作類型
設色畫
材    質
絹本
規    格
縱302cm,橫204.3cm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畫作內容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軸局部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軸局部
此圖描繪的是清代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們在宮苑內慶賀元宵節的情景。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歲朝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除吃意寓團圓美滿的元宵外,還要點起彩燈萬盞,燃放焰火和猜燈謎。圖中乾隆皇帝坐在樓閣上,正安詳地目視着皇族子弟們慶賀元宵節。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此圖沒有落作者的名款,從技法上分析,圖中人物的畫像應是由擅長寫實畫的郎世寧繪製。他在西洋肖像畫的基礎上,巧妙地吸取了傳統中國“寫真”畫技法,生動地表現出不同人物的體態和神情。圖中的屋宇、樹石背景是由中國畫家補繪,畫家們以傳統的中國山水畫、界畫技法,精心勾描、點染,不僅渲染出元宵節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同時展示出乾隆皇帝與家人間濃濃的親情。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作者簡介

郎世寧(1688—1766年),意大利米蘭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裏奧內(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時期受到系統的繪畫訓練,後來加入了歐洲基督教下屬的宗教組織耶穌會,並於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離開歐洲來到東方,次年抵達澳門,起漢名郎世寧,繼而北上京師,隨即於康熙末期進入宮廷供職,開始了他長達數十年的中國宮廷藝術家的生涯。郎世寧在清宮廷內為皇帝畫了多幅表現當時重大事件的歷史畫,以及眾多的人物肖像、走獸、花鳥畫作品,還將歐洲的焦點透視畫法介紹到中國,協助中國學者年希堯完成了敍述這一畫法的著作《視學》,成為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寧在北京病逝,終年78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