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也松格碑

鎖定
也松格碑,蒙文古碑。又稱《成吉思汗石》、《移相哥勒石》。蒙古汗國時期成吉思汗弟哈撒兒次子也松格立。
中文名
也松格碑
別    名
成吉思汗石
別    名
移相哥勒石
性    質
蒙文古碑
朝    代
蒙古汗國時期

目錄

也松格碑作用

是迄今已知刊有最古老懞古文文獻,對研究蒙古族歷史、語言文字有極大價值的稀有文物。

也松格碑流傳

石高202釐米,寬74釐米,厚22釐米。碑文以畏兀兒體蒙古文字寫成,5行,共有蒙古文單詞21個,記成吉思汗征服回回百姓,於不哈速赤忽之地召全體那顏聚會時,也松格獻武,引弓射335步中的。無題識,亦不著年月。有人據內容推斷,謂約當立於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原荒置外貝加爾黑爾黑爾城遺址附近溪谷中,19世紀移至尼布楚時已毀為兩段。1832年轉送彼得堡。現存聖彼得堡愛爾米塔日博物館。 [1]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