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胡枝子

(胡枝子屬小灌木)

鎖定
中華胡枝子(學名:Lespedeza chinensis G. Don),是胡枝子屬小灌木,高達1米。全株被白色伏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狀長圓形、長圓形、卵形或倒卵形,總狀花序腋生,不超出葉,少花;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花冠白色或黃色,旗瓣橢圓形,莢果卵圓形,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灌木叢中、林緣、路旁、山坡、林下草叢等處。分佈於中國的江南和東南部。
別    名
華胡枝子
中文學名
中華胡枝子
拉丁學名
Lespedeza chinensis G. Do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山螞蝗族·胡枝子亞族
胡枝子屬
亞    屬
胡枝子組
中華胡枝子
命名者及年代
G. Don, 1832

中華胡枝子形態特徵

中華胡枝子
中華胡枝子(47張)
小灌木,高達1米。全株被白色伏毛,莖下部毛漸脱落,莖直立或鋪散;分枝斜升,被柔毛。托葉鑽狀,長3-5毫米;葉柄長約1釐米;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狀長圓形、長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1.5-4釐米,寬1-1.5釐米,先端截形、近截形、微凹或鈍頭,具小刺尖,邊緣稍反捲,上面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白色伏毛。 [2] 
總狀花序腋生,不超出葉,少花;總花梗極短;花梗長1-2毫米;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小苞片2,長2毫米,被伏毛;花萼長為花冠之半,5深裂,裂片狹披針形,長約3毫米,被伏毛,邊具緣毛;花冠白色或黃色,旗瓣橢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3毫米,基部具瓣柄及2耳狀物,翼瓣狹長圓形,長約6毫米,具長瓣柄,龍骨瓣長約8毫米,閉鎖花簇生於莖下部葉腋。
莢果卵圓形,長約4毫米,寬2.5-3毫米,先端具喙,基部稍偏斜,表面有網紋,密被白色伏毛。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1] 

中華胡枝子產地生境

東湧(張壽洲等4432)、七娘山、南澳(張壽洲等4164)、梧桐山,生於海邊沙地、林邊草地或灌叢中,海拔50-200m。 [3] 

中華胡枝子分佈範圍

中華胡枝子
中華胡枝子(5張)
生長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灌木叢中、林緣、路旁、山坡、林下草叢等處。分佈於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 [1] 

中華胡枝子主要價值

【苗藥】小花生草,黑花生端:根治關節炎,跌打,骨折《湘藍考》。
來源: 《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醫藥】全草(細葉馬料梢):清熱止痢,祛風止痛,截瘧。用於急性菌痢,關節痛,瘧疾。
(來源: 《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