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姬鼠

鎖定
中華姬鼠(學名:Apodemus draco),別名森林姬鼠,山耗子,龍姬鼠,與黑線姬鼠十分相似,但背部無黑色條紋,尾長多數略大於體長,耳殼比黑線姬鼠略大而薄。 [1]  主要棲息於森林、高大的次生林、植物稠密的植被區。
中華姬鼠危害農作物種子和幼苗,亦啃食林木果實及幼齡樹苗,影響林木更新。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概述圖來源: [2] 
別    名
森林姬鼠,山耗子,龍姬鼠
中文學名
中華姬鼠
拉丁學名
Apodemus draco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齧齒目
鼠科
亞    科
鼠亞科
姬鼠屬
中華姬鼠
分佈區域
福建、台灣、四川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Barett-Hamilton 1900

中華姬鼠形態特徵

中華姬鼠外形

中華姬鼠 中華姬鼠 [3]
中華姬鼠屬中小型鼠類,體長80~160mm,尾長80~125mm [4]  ,體重20g左右,體細長,耳較黑線姬鼠略大而薄,比大林姬鼠纖細。耳前折可達眼部。背部中央無黑色條紋。 [1]  前後足掌墊各6枚。雌性乳頭3對。 [3] 

中華姬鼠毛色

背毛棕黃色,由二種毛組成,一種是較硬的粗毛,毛基灰白色,毛尖為棕黃色,另一種為柔毛組成,柔毛毛基為灰黑色,毛尖棕黃色。腹部毛色為灰白色,腹毛毛基灰色,毛尖白色,背腹毛交界處分界明顯。耳殼略帶棕褐色,前後足背面白色。尾背面為棕褐色,腹面為棕黃色。 [1] 

中華姬鼠頭骨

頭骨
頭骨(3張)
頭骨小於大林姬鼠和黑線姬鼠,吻部較為尖細,門齒孔可達臼齒列前端的水平線,齶骨比大林姬鼠窄。 [3]  顱骨與黑線姬鼠十分相似,具明顯的眶上嵴,腦顱較隆起,額骨與頂骨之間的交接縫呈圓弧形,部分標本額骨頂骨交接縫成人字形,使額骨形成一個鋭角伸入頂骨處,顴弓細弱,鼻骨細長。 [1] 

中華姬鼠牙齒

上頜第一臼齒最大,約等於第二第三上齒總和,上頜第一血齒有三個橫嵴,每一橫嵴有3個齒突,兩側近於對稱,中間齒突較大,第二上臼齒亦有三橫,第一橫嵴的中央齒突消失,兩側退化成兩個孤立的小齒突,內側小齒突大於外側小齒突。第三上臼齒最小,呈三葉, [1]  齒式=16。 [5] 

中華姬鼠生活習性

中華姬鼠種羣

為林區優勢鼠種,隨着海拔的增高,其數量也越來越多。在黃山山地,在山麓的林木灌叢,中華姬鼠佔鼠種組成比1.42%;在常綠闊葉林內,中華姬鼠佔鼠種組成比4.5%,在針闊混交林內,中華姬鼠佔鼠種組成比15.4%,在落葉闊葉林內,中華姬鼠佔組成比34%。在大別山區霍山縣青楓嶺(海拔約1000米),中華姬鼠佔鼠種組成比的43.2%。 [1] 

中華姬鼠洞穴

中華姬鼠洞穴多在樹根下,或岩石縫隙中或樹洞中,入洞口直徑為3.0釐米,出洞口2個,直徑為2.5釐米,入洞口與出洞口地面距離35釐米,洞道緊貼樹根,極難挖掘,洞道內岔道不多,窩距入洞口45釐米,窩以樹葉、乾草組成,洞內無存糧。 [1] 

中華姬鼠食性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6] 橡子茶籽、毛慄、草籽、嫩枝葉,偶爾取食昆蟲。 [7] 

中華姬鼠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4~11月, [8]  春末秋初為繁殖高峯期,孕期26~28天,每年繁殖2~3次,每胎產仔最少3只,最多10只,平均5~7只。 [9] 

中華姬鼠棲息環境

主要棲居於有林山地,為典型林棲種類。在皖南及大別山地,山麓韻毛竹林及灌木叢內數量很少,在常綠闊葉林內有少量分佈,在常綠與落葉闊葉林內、落葉闊葉林內、山頂草地及灌叢中數量較多,在混交林及落葉闊葉林內有時棲居於岩石縫隙中,也有的將窩築在樹洞中,但多數在樹根下或草叢中築窩。 [1] 

中華姬鼠分佈範圍

中國以內分佈於福建、台灣、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黑龍江、河北、山西、湖北、寧夏等省(區)。中國以外分佈於緬甸及印度東北部。 [2] 

中華姬鼠亞種分化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命名年代
指名亞種
Apodemus draco draco
Barrett-Hamilton, 1900
西南亞種
Apodemus draco orestes
Thomas,1911
台灣亞種
Apodemus draco semotus
Thomas,1908
川藏亞種
Apodemus draco ilex
Thomas,1922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10] 

中華姬鼠危害

中華姬鼠為皖南及大別山山地林區主要鼠種之一,對林業有一定的危害性,是藏東南地區鈎端螺旋體病傳染源之一,同時它也是中國野兔熱傳染源之一。 [1]  危害農作物種子和幼苗,亦啃食林木果實及幼齡樹苗,影響林木更新,必須加強防治。 [3] 

中華姬鼠保護級別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參考資料
  • 1.    王岐山.安徽獸類志: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03:158-161
  • 2.    盛和林等.中國野生哺乳動物: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246-247
  • 3.    鄭生武,宋世英.秦嶺獸類志: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06:360-363
  • 4.    高共,王升文.中國鼠疫宿主動物及其防治: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05-106
  • 5.    胡杰主.脊椎動物學野外實習指導:科學出版社,2012:158-158
  • 6.    浙江動物志編輯委員會.浙江動物志 獸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78-79
  • 7.    羅蓉.貴州獸類志:貴州科技出版社,1993:258-259
  • 8.    路紀琪 呂國強 李新民.河南齧齒動物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79-183
  • 9.    夏武平.中國動物圖譜 獸類(第二版):科學出版社,1964年:50-50
  • 10.    Research - Identification  .planet-mammiferes[引用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