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村窯遺址

鎖定
中村窯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回瑤林果場四周的山崗坡地上,面積120萬平方米,於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創燒於北宋中晚期,南宋達到鼎盛,明初逐步斷燒。 [4] 
中村窯遺址由珠山窯址、1至4號山窯址、草竂後山窯址、五畝山窯址、回瑤後山窯址、蛇頭山窯址和中心作坊區組成。整個窯場功能明確,分工細緻,以白水河為界,西面為中心作坊區,東面為生活區和部分作坊區,各個窯址周圍又有相對獨立的淘洗作坊區,形成了規模宏大、作坊系統完整、持續燒造時間長的青白瓷窯系窯場,是福建省已發現的窯場規模大、保存較完整的宋元時期青白瓷窯場。 [4] 
2013年5月3日,中村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中村窯遺址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回瑤林果場四周的山崗坡地上
所處時代
宋至明
佔地面積
12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205-1-205

中村窯遺址歷史沿革

中村窯窯址創燒於北宋中晚期,南宋達到鼎盛,明初逐步斷燒。
1984年,中村窯遺址在文物普查時被發現。
1993年~1994年,為配合東牙溪水利工程,由省、市聯合組成考古隊先後兩次對中村窯遺址的草寮後山元代窯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揭露出較完整的龍窯、系列淘洗池作坊、製坯作坊、窯神祭台等遺蹟。 [4] 
中村窯遺址

中村窯遺址遺址特點

  • 綜述
中村窯遺址面積120萬平方米,由珠山窯址、1至4號山窯址、草竂後山窯址、五畝山窯址、回瑤後山窯址、蛇頭山窯址和中心作坊區組成。整個窯場功能明確,分工細緻,以白水河為界,西面為中心作坊區,東面為生活區和部分作坊區,各個窯址周圍又有相對獨立的淘洗作坊區,形成了規模宏大、作坊系統完整、持續燒造時間長的青白瓷窯系窯場,是福建省已發現的窯場規模大、保存較完整的宋元時期青白瓷窯場。 [4] 
  • 草寮後山窯址
草寮後山窯址
草寮後山窯址(8張)
草寮後山窯址揭露的重要遺蹟有龍窯、淘洗池、製坯作坊、窯神祭台等。經發掘測量,龍窯形制為長方形斜坡,最大坡度28度,平均坡度22度,窯頭和窯尾高差25.5米,由窯頭、窯室、窯門、窯尾、耳棚等組成。整個龍窯窯爐遺蹟殘長達82米,是福建省已發現燒製青白瓷最長的龍窯。 [5] 
淘洗作坊有陳腐間、屯放工棚、淘洗池等遺蹟。其中淘洗作坊共有六個池子,平面呈現不規則長方形或方形。六個池子之間由上而下共有三級落差,池子之間有溝槽互相串聯,形成一組完備的淘煉瓷泥工藝程序。製坯作坊遺蹟面積約300平方米,主要遺蹟有陶車坑、台型基座、柱洞等,是當時窯工製坯和拉坯的主要場所。窯神祭台位於窯址的中心部位,它所反映了宋元時期窯場宗教活動方面的情況。 [5] 

中村窯遺址文物遺存

  • 綜述
草寮後山窯址出土遺物
草寮後山窯址出土遺物(8張)
草寮後山窯址出土遺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燒製的瓷器產品,包括窯具、拉坯和修坯用的工具;另一類為窯工日常生活用品,有龍泉青瓷器、銅器和鐵器等。 [5] 
  • 瓷器產品
瓷器產品以青白瓷為主,灰白胎、釉色發灰或灰黃,器形有碗、盤、盞等。碗的形制大多為斂口、弧腹、圈足,施釉一般不及底,內壁或刻劃花紋或模印花卉等。該窯兼燒少量醬黑釉碟。 [6] 
精品代表:北宋青白釉團花紋瓜稜執壺
北宋青白釉團花紋瓜稜執壺 北宋青白釉團花紋瓜稜執壺
青白釉執壺整體喇叭口,口沿微卷,長頸,溜肩,圓鼓腹,矮圈足;頸肩間連有一個雙帶狀把,對稱處置尖嘴長管圓彎流;肩部立有一對稱團菊紋紐及飾有一圈凹弦紋,腹部飾六道縱向弦紋作稜瓜狀。通體施青白釉,釉質光潔瑩潤,胎白質堅、細膩,器型完美。口徑11.2釐米、足徑9.6釐米、高22.4釐米。現為三明市博物館收藏,國家一級文物。 [6] 
  • 制瓷生產工具
生產工具類的遺物均出土於製坯作坊。種類有修坯用的瓷刀和陶車上的瓷質構件蕩箍、軸頂碗等。
(1)瓷刀:有素胎和刃部施釉兩種形式,刀身皆弧弓,其中一件凹面刻有“堞甲”二字。
(2)蕩箍:圓形,內徑口邊施青灰釉。
(3)軸頂碗:平面呈圓角方形,頂端齊平,下面為圓錐形凹槽,槽內施青灰釉。 [6] 
  • 窯具
(1)匣缽:均為漏斗形,直口,直壁,下腹壁斜直內收,尖平底。
(2)墊餅:圓形,承器一面可見圈足印痕,底面弧凸。
(3)託座:圓柱形,靠上部略束腰,底心挖淺,座面絕大多數見碗類圈足印痕。
(4)試片(火標):均以瓷片作坯,平面略呈梯形,面上鑽一孔。用於測試窯温與燒成。 [6] 

中村窯遺址文物價值

中村窯遺址揭示的龍窯、淘洗池、作坊區、窯區道路、橋樑、瓷土礦坑等遺蹟保存完好,其系統性、完整性、獨特性為全國所罕見,是研究中國古代陶瓷生產和民間手工藝傳承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和學術價值。 [4] 

中村窯遺址文物保護

1991年,中村窯遺址被三明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中村窯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13年5月3日,中村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22年5月,三明中村窯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福建省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3] 
2022年5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公佈《中村窯遺址文物保護規劃》。 [2] 

中村窯遺址旅遊信息

中村窯遺址位置信息

中村窯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回瑤林果場四周的山崗坡地上。

中村窯遺址交通信息

乘坐市內公共交通31路至中村站下車後步行可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