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彩墨畫並非舶來品

鎖定
《中國彩墨畫並非舶來品》是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曾發表於《中國藝術報》 [1] 
作品名稱
中國彩墨畫並非舶來品 [1] 
作    者
王進玉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出處
中國藝術報 [1] 

中國彩墨畫並非舶來品作品原文

一直以來,我們對彩墨畫的認識似乎都存在着一定誤區,許多人甚至認為中國彩墨畫是舶來品,是完全從西方學習借鑑過來的畫種。也有人説彩墨畫在中國的出現,純粹是受西方文化介入與刺激的結果,是對中國傳統水墨技法的一種挑戰和改變。
但倘若深入瞭解整個中國美術史會發現,實際情況並非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片面狹隘,因為中國傳統繪畫無論在色彩上還是水墨表現上,以及色彩與水墨的交互融合方面,都有悠久的歷史與清晰的發展脈絡。而彩墨畫,尤其是今天一些人所強調的“彩墨”概念,從繪畫創作本身上講,無外乎是以色彩為主要語言形式,將色彩和水墨加以綜合,並給予最大可能的演繹與呈現。而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色彩曾佔據着舉足輕重的位置,所以對於此類的探索實踐,古人也有過相關嘗試。
不可否認,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彩”與“墨” ,亦叫“色”與“墨” ,分別屬於兩大表現系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創作偏向,但卻並非彼此孤立、互不兼容。舉凡熟悉我國繪畫發展歷程的人都知道,隋唐以前的繪畫雖然以色彩為主,把色彩當作繪畫的主體材料,但無論是新石器時期燒製的富有裝飾紋樣的陶器,還是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以及一些墓室壁畫、漆畫等,無不含藴着色與墨的綜合運用,甚至包括用礦物質顏料塗繪的巖畫等,也都理應被看作是中國彩墨繪畫的早期形態。
到了魏晉南北朝與隋唐時期,隨着“隨類賦彩”等重要觀念的提出,使得在創作上何時用色、用墨,以及何時暈染等問題都有了更為實際的理論參考,整體畫風也相應出現了更加豐富的變化。儘管這一時期在許多金碧山水、重彩青綠,以及陶瓷、金屬、絲綢、服飾等工藝中仍舊注重色彩,但對一些物象的打底起稿、外輪廓的勾勒等具體創作步驟中依然能夠看到墨線墨塊的使用。
五代以後則逐漸開啓了“墨彩”時代,即由重視色彩向推崇水墨轉移,水墨地位開始上升為主流,色彩繪畫走向邊緣,由此也便構建了另外一種彩墨繪畫創作的新景觀—— “以墨為主,以色為輔”的不對等格局。雖然這一時期水墨在文人畫中被更多表現,但在一些寺院壁畫中,如元代的山西永樂宮壁畫、明代的北京法海寺壁畫等,色彩運用仍然十分豐富,且技藝高超。此外,像明代的著名畫家文徵明、仇英,清代的袁江、袁耀等都創作過許多精湛的青綠山水作品;明代的唐寅、陳洪綬,清代的改琦、費丹旭等的設色重彩人物畫在當時也被人們所稱讚和喜愛,包括民間出現的大量年畫、唐卡、漆器、木器等作品,很多也都能看到其中色與墨的創作關係,而它們對傳統彩墨繪畫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的揚州畫派、海上畫派,包括後來的嶺南畫派等,其寫意花鳥創作大都將或濃豔或淡雅的色彩與水墨交融在一起,呈現出了與以往所不同的繪畫面貌,可謂實現了色墨交織、相映成趣的對等比例關係與創作情感表達。而這種既有色又有墨的寫意畫風,從某種程度上講,已十分吻合現當代語境下所賦予彩墨畫創作的某些內涵和意義,因此也被一些學者看作是中國現代彩墨畫興起的前驅。
所以筆者認為,中國彩墨畫這一畫種的出現從客觀事實上講並非來自西方,因為它與中國傳統繪畫有着極深的歷史淵源,且在其中的確存在着清晰的發展脈絡。換句話説,我們所認為的現代彩墨畫其實是傳統畫種的現代延續與創新,是時代發展下必然出現的一種自覺的文化傾向和審美選擇。直到今天,彩墨畫也始終都在中華獨特的文藝大審美體系中以不同狀態、不同形式發展着,如現代彩墨畫的先行者林風眠及其中西融合的意象彩墨探索,當代彩墨畫的領軍人物如吳冠中與他獨樹一幟的抽象彩墨創作,黃永玉與他縱橫酣暢的彩墨藝術實踐等,不僅具有各自成熟的風格面貌、個性特徵,也順應了時代審美的需求,在現當代彩墨畫領域佔據着突出地位,發揮着重要作用。
而之所以有人將彩墨畫定義為一個受西方藝術影響並發展起來的新的畫種,筆者以為,主要還是將目光更多地關注在了近現代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隨着眾多從西方學習回國的畫家們極力推崇西畫,併力圖對中國傳統繪畫進行大幅度改革所導致。比如前面提到的林風眠、吳冠中等先生,不可否認他們的創作確實受到了西方繪畫很大的影響,也確實在彩墨畫發展進程中貢獻出了新的風格語言、表現樣式等,為彩墨畫最終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更受當下歡迎的藝術門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推動和努力,而且隨着時代發展,以及他們歷史地位與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也使得人們對彩墨畫重新有了更為自覺、廣泛的認識。
但即便如此,也絕不能武斷地説中國彩墨畫就是舶來品,是西化的產物。我們更應追本溯源,看到並肯定它在中國美術史中悠久的發展脈絡與複雜的衍變過程,而非只是截取現當代這一小段的發展背景就盲目下結論。雖然在現當代發展歷程中,彩墨畫的確被擴充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發生了空前的改觀,也的確在創作理念、審美轉型、情感表達,以及語言形式、技法技巧、材質拓展等諸多方面吸收了外來文化的一些營養,但總的來看,它的生長基因依然根植於東方古典的傳統沃土之中,仍舊建立在民族深厚的審美經驗與人文精神之上,尤其要看到中國民間藝術對它的深刻影響和充分滋養。所以中國彩墨畫發展的根源只會在中國,而非西方。弄清這一點,不僅關係到嚴肅的學術問題,更有助於彩墨畫自身的探究與創變。 [1] 

中國彩墨畫並非舶來品作者介紹

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書法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