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原郵電部於1956年11月10日發行的紀念郵票)

鎖定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祝賀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成功,於1956年11月10日發行的紀念郵票,全套3枚,志號為紀37。 [1]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3枚郵票圖案相同,均為雄偉傲岸的天安門,面值分別為4分、8分和16分。 [2] 
中文名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外文名
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發行時間
1956年11月10日
郵票類型
紀念郵票
郵票志號
紀37
全套枚數
3枚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行背景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026人,代表黨員1073萬人。五十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以及中國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應邀列席會議。大會聽取並討論通過了劉少奇同志作的《政治報告》、鄧小平同志作的《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周恩來同志作的《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9月28日召開的八屆一中全會上,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為副主席,鄧小平為總書記。中共“八大”是在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建設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時候召開的。大會比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歷史經驗,確定了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是儘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詳細指明在經濟文化建設中和內政外交工作中應當採取的政策。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革命史上,這次大會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1956年11月10日,為了祝賀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成功,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全套3枚。 [1]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制票參數

圖序
圖名
面值
發行量
3-1(135)
天安門
4分
1500萬枚
3-2(136)
天安門
8分
2200萬枚
3-3(137)
天安門
16分
1300萬枚

志號
紀37
版別
雕刻版
郵票規格
25毫米×36毫米
設計者
周令釗、鍾靈、陳若菊
齒孔度數
14度
雕刻者
孔紹惠
整張枚數
88枚
印刷廠
中國近代印刷公司 [10]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票面圖案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3枚郵票圖案相同,均為雄偉傲岸的天安門,下端以齒輪為中心,左右對稱環繞着麥穗、稻束、棉桃、豆莢和向日葵。色彩分別為墨綠、大紅、紫紅。 [2-3]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郵票賞析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圖案的中心畫面是雄偉壯麗的北京天安門。在明朗的天空下,天安門顯得那樣清新,壯美,光彩奪目;以下端的齒輪為中心,左右對稱環繞着麥穗、稻束、棉桃、豆莢和向日葵,並用絲綬連結在一起,既象徵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富強,也象徵着牢不可破的工農聯盟,必將加速中國第二個五年建設計劃的進程。 [3]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收錄情況

時間
書名
頁碼
1989年7月
《中國郵票全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卷)》
47 [4] 
1999年7月
《中國郵票大圖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卷)》
32 [5] 
2001年5月
《新中國郵票鑑賞:珍藏·評價·鑑賞》
31 [9] 
2008年6月
《新中國郵票鑑賞圖典2008》
17 [6] 
2011年4月
《新中國郵票知識圖鑑2011》
71 [7] 
2012年7月
《新中國郵票圖鑑》
13 [8]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真偽鑑別

這套郵票由於通信消耗,新票存世量較少,不法分子為牟利,利用真品照相製版,偽造紀37《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印製較精美,缺乏鑑定郵品真偽經驗的集郵者較容易上當受騙。其真偽鑑定方法如下:
  1. 看紙質:紀37真品採用郵票專用紙印製,紙質厚實、挺括。紀37偽品採用銅版紙印製,紙質鬆軟,紙面光亮。
  2. 看版別:紀37真品採用雕刻版印製,線條清晰,根根可數,文字清楚。紀37偽品採用套色膠印,用高倍放大鏡觀察,文字筆畫和郵票圖案上的線條,均有明顯的套色網點,有套色不準的暗影,模糊不清。
  3. 看暗記:紀37全套3枚郵票,圖案均相同,但刷色和麪值則不同。在3枚郵票圖案右邊第一朵棉花內,均有一個“中”字;在棉花上方的向日葵盤中,均有一個“大”字。偽品在上述相同部位均看不到文字暗記,看到的是雜亂的印刷網點。
  4. 用鑑偽儀鑑別:紀37真品採用郵票紙印製,在鑑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暗紫色。紀37偽品採用銅版紙印製,在鑑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淺紫色。 [1] 
參考資料
  • 1.    耿守忠,楊治梅著. 中國郵品辨偽必備 彩版[M].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1999.01.20-21
  • 2.    方寸聚輝煌——歷屆黨代會紀念郵票回顧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4-02-28]
  • 3.    耿守忠,楊治梅編著. 中國集郵百科知識 新版[M].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8.01.234
  • 4.    吳鳳崗主編. 中國郵票全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卷[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07.版權頁、47
  • 5.    廣東省郵電管理局,廣東省集郵協會編. 中國郵票大圖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卷[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9.07.版權頁、32
  • 6.    嶽宗武編著. 新中國郵票鑑賞圖典 2008[M]. 北京:華齡出版社, 2008.06.書名頁、版權頁、17
  • 7.    張瑜編. 新中國郵票知識圖鑑 2011[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04.書名頁、版權頁、71
  • 8.    悦古編著. 新中國郵票圖鑑[M].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2.07.版權頁、13
  • 9.    廖鞠庚編著. 新中國郵票鑑賞 珍藏·評價·鑑賞[M]. 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1.05.書名頁、版權頁、31
  • 10.    謝宇主編. 認識郵票中的民俗與節日 1[M].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