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欲魯罕

鎖定
不欲魯罕,蒙古諸部統一前乃蠻部首領之一。又譯不亦魯黑罕、杯祿汗。一説為突厥語,意為“統軍”、“元帥”;一説為金官職“孛極烈”的異譯。名古出古敦,或作古出古惕。部長亦難察子,太陽罕弟。父死,與兄不睦,分地而治,建牙於兀魯塔山(今蒙古國科布多以北)。
中文名
不欲魯罕
別    名
又譯不亦魯黑罕
別    名
杯祿汗
性    質
蒙古諸部統一前乃蠻部首領之一
性    別
人物生平
宋慶元五年(1199),被鐵木真(成吉思汗)、王罕聯軍敗於黑辛八石(今新疆布倫托海)附近,逃謙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嘉泰二年(1202),聯合蔑兒乞、朵兒邊、塔塔兒、哈答斤、散只兀等部進攻蒙古部與克烈部,兵敗闊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源處)。開禧二年(1206),遭蒙古軍襲擊,兵敗兀魯塔山,被執殺。 [1]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