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龍灣洞羣

鎖定
下龍灣有1969個石灰岩質島嶼,許多島是中空的,形成巨大的洞穴,如木頭(Hang Đầu gỗ)洞、驚訝(Hang sung sot)洞、天宮(Thien cung)洞等。木頭洞是下龍區域內最大的洞穴。它有三個大廳,裏面有大量石鐘乳和石筍所以還取名為三宮洞。在海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中文名
下龍灣洞羣
島    嶼
1969個石灰岩質島嶼
特    色
石鐘乳和石筍
地    貌
卡斯特地貌

下龍灣洞羣簡介

下龍灣洞羣 下龍灣洞羣
科學家稱,下龍灣經過了超過5億年的地質變遷,經歷了造山運動,海水侵蝕,海水消退等多個過程。在奧陶紀志留紀時期(5億-4.1億年以前),下龍灣是深海。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時期(3.4億-2.5億年之前),下龍灣是淺海。

下龍灣洞羣地貌價值

由於細密紋理的灰白色的石灰層材質和濕熱氣候的長期地質活動過程,下龍灣經歷了2千多萬年的卡斯特演變。在下龍灣形成了許多卡斯特地形。

下龍灣洞羣相關傳説

傳説很久以前,神靈派遣龍的一家來幫助越南的祖先保衞家園。龍的一家從嘴裏吐出金銀珠寶,這些金銀珠寶變成島嶼點綴在海灣上,這些島嶼再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屏障阻礙外敵的入侵。就這樣,越南的祖先得以保住自己的土地,並形成一個國家,即越南。之後,龍的一家愛上了這片美麗平和的土地,因此決定住下來,不再離開。從此,下龍灣的一系列島嶼因龍的一家而得名。如:龍母從天上飛下來降落的地方就取名為“下龍”,龍的孩子們降落到他們母親的背上的地方就取名為“拜子龍” 島,龍的孩子們歡快的擺動尾巴的地方就取名為“白龍尾” 島(白字用來描述龍的孩子子們擺尾時掀起的泡沫的顏色)。

下龍灣洞羣榮譽

1962年,越南文化體育與旅遊部指定下龍灣為國家著名風景遺址。
1994年12月17日,在泰國的Phuket市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8次委員會上,下龍灣被指定為世界自然景觀遺產.
2000年12月2日,在澳大利亞Cairns市舉行的世界遺產保護委員會第24次會議上,下龍灣因其獨特的地質地貌被承認為世界保護遺址。
如今,下龍灣被列入世界自然景觀7大奇蹟的候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