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臨界温度

鎖定
熱中性區的下端(靠低温端),稱為下臨界温度。超過下臨界温度時,生物的耗氧量都會顯著增加。低於臨界温度時需增加產熱量以保持體温,高於臨界温度時需增加用於散熱的能量。
下臨界温度會因動物的適應温度而變化,即使相同種類的個體,該值也會因風土馴化而不同。生活在極地的大型恆温動物,温度中性區很寬,其下臨界温度比生活在温帶和熱帶的恆温動物要低得多。 [1] 
中文名
下臨界温度
外文名
lower critical temperature
定    義
是指熱中性區的靠低温端(下端)
特    點
不同個體的下臨界温度也不盡相同
低於此温度
動物增加耗氧量,提高代謝率等
高於此温度
動物需增加用於散熱的能量

下臨界温度概念

温度中性區或熱中性區的下限稱為下臨界温度。但一般所講的臨界温度是指具有重要生理學意義的下臨界温度。 [2] 

下臨界温度特點

當環境温度降到下臨界温度以下時,動物增加耗氧量,提高代謝率,體內產熱量增加,以維持恆定體温。 [3] 
哺乳動物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體温。外界温度改變時,可刺激皮膚的感受器發生神經衝動傳入中樞。血液温度的改變,可直接刺激下丘腦的體温調節中樞。當環境温度稍低於體温時,豎毛肌將毛豎起增加隔熱層的厚度,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減少經過皮膚的血流,汗腺活動降低減少體表蒸發散熱,因此,不需額外的代謝活動即可保持體温。環境温度略超過體温時,則會發生相反的改變使散熱增多。當環境温度的改變超過下臨界温度時,必須消耗更多的代謝能量才能維持體温。 [4] 
機體對環境温度適應後,下臨界温度會發生變化,即使生存環境相同,不同個體的下臨界温度也不盡相同。人的下臨界温度較高,一般為10℃。極地動物的下臨界温度很低,都具有隔熱型的耐寒能力。人類作為熱帶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隔熱組織退化,在寒冷條件下主要通過增加產熱保持體温,具有一定的產熱型耐寒能力。 [2] 

下臨界温度研究與運用

①為探討熱濕環境下人體出汗臨界温度,採用問卷調查和實驗室測試的方法對重慶夏季熱濕環境下人體13個部位的出汗情況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人體的額頭、胸口、背溝、腋窩和腰部5個部位出汗比較敏感,人體在熱環境下出汗的臨界温度在風速較低(0~0.1 m/s)時為33.0~34.5℃,風速較高(0.2~0.5 m/s)時為34.5~35.5℃,男性腋窩出汗的臨界温度比女性低0.5℃。(提示:適當提高風速可使人體的出汗臨界温度升高) [5] 
②豬羣周圍的空氣温度常被認為是熱環境的主要部分。適宜温度區間被稱為温度適中區或等熱區。等熱區的下限有效環境温度稱為下限臨界温度(LCT)。對於豬來説,精確的LCT值取決於其採食量和體重。與採食量較少的豬羣相比,採食量較多的豬羣其LCT值較低。等熱區上限有效環境温度稱為上限臨界温度(UCT)或蒸發臨界温度。一旦温度高於UCT,豬羣便開始喘氣或焦躁不安,同時向周圍環境散熱,從而保持體温正常。在等熱區温度範圍內,動物的體温保持相對恆定,若無其他應激(如疾病)存在,動物的代謝強度和產熱量正常。 [6] 
參考資料
  • 1.    馮榮亭,王相治,高生林編.人體節律歷: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00-101
  • 2.    盧衞紅主編.極端環境生物學效應與營養(EXTREME ENVIRONMENTAL BIOEFFECT AND NUTRITION):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190
  • 3.    北京未來新世紀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生物知識探討:遠方出版社,2006:198
  • 4.    華中師範學院等主編.高等師範院校教材 動物學 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97-398
  • 5.    吳婧, 李百戰, 鄭潔. 熱濕環境下人體出汗臨界温度研究[J]. 環境與健康雜誌, 2014, 31(1):72-73.
  • 6.    馮國清. 豬舍温度與氣體安全控制[J]. 豬業科學, 2016, 33(2):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