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州郡

鎖定
《下州郡》是東漢末年曹操所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下州郡
作    者
曹操
創作年代
東漢末年
出    處
《魏志·杜畿傳》
作品體裁
散文

下州郡作品原文

昔仲尼之於顏子,每言不能不嘆,既情愛發中,又宜率馬以驥。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魏志·杜畿傳》注引《杜氏新書》曰:平虜將軍劉勳為太祖所親,貴震朝廷,嘗從畿求大棗,畿拒以他故。後勳伏法,太祖得其書,嘆曰:「杜畿可謂不媚於灶者也。」稱畿功美,以下州郡。) [1] 

下州郡作者簡介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 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統一北方,形成與吳、蜀相峙的三國鼎立局面,併為日後晉朝進一步統一全國創造條件。此外,他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對於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諸如打擊豪強、抑制兼併和廣行屯田等。作為文學家,曹操的創作體現了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慷慨悲壯,思想積極。他的詩今存二十首,都是採用樂府古題,鮮明地表現了對漢代樂府的繼承。他的文章以“清峻通説”著稱,顯示出他崇尚刑名,反對儒學傳統的突出特點。魯迅先生曾稱他為“改造文章的祖師”。曹操的著作今有輯本《曹操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魏武帝詩注》較為詳備。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
  • 2.    明道主編.人一生要讀的經典古詩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4:第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