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沙村

(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下沙行政村下轄村)

鎖定
上沙村,位於石排鎮東南部,距離政府4.2千米。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相鄰自然村有下沙村、下沙楊屋村、下沙劉屋村、廟邊王利屋村。始建於明朝,村莊所在地原為大片河灘,灘末端為漁船停泊處,漁民稱此處為“沙角尾”;又因漁民經常在沙灘修補漁網、桅裏,故名“沙補裏”(後寫成“沙寶裏”)。後隨村落擴大,逐漸分為上沙和下沙,因該村居上方而取名上沙村。
中文名
上沙村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
明朝,屬東莞縣文順鄉第四都。清初沿襲明制;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戎廳。民國時期,屬福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龍崗鄉、石排大鄉、石排人民公社下沙生產大隊;1983年,屬石排區下沙鄉;1987年,屬東莞市石排鎮下沙管理區;1999年,屬石排鎮下沙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鍾姓、王姓、劉姓。第一大姓為鍾姓,其次為王姓、劉姓。南宋末年,鍾姓族人從中原遷至廣東南雄珠璣巷,明正德三年(1508年)遷移至當地。王姓、劉姓來源均不明。
2015年末,户籍人口552人,其中男性288人,女性264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89歲(男)。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0人。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甘蔗、橙橘、青梅也有大面積種植,盛產荔枝、龍眼。改革開放初,村中有糧油、榨糖、碾米等加工廠,1992年後,隨着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底,有企業30家,主要經營行業涉及毛織、電子、模具、塑膠、皮印刷等,佔全村工農業的90%。另有個體工商户48户,集體廠房配套設施面積1.1萬平方米,經營總收入408.8萬元,集體資產總額3893.8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下沙大道從村旁穿過。20世紀80年代末通電,90年代末通自來水、通電話,2000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通互聯網。有籃球場、文化廣場、公園、老人活動中心各1個。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存5座。其中建於民國時期的青磚瓦房,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無人居住。
1940年夏,王布堯(共產黨秘密情報員)於沙寶裏開展文體活動,進行抗日宣傳。
1941年,王布堯以小學教師身份,介紹共產黨員王允、方芳、劉茜芬、鍾原、黃楚玉等到下沙小學任教,建立交通站,發展抗日組織。
1949年3月,沙寶裏村黨支部成立,是石排地區的第一個黨支部。
1998年2月26日,上沙管理區通過東莞市安全文明小區達標驗收,舉行掛牌儀式。 [1] 
參考資料
  • 1.    上沙村  .東莞地情資料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