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遊洞摩崖

鎖定
三遊洞摩崖,又叫三遊洞,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約7千米長江邊的山崖上,是唐朝至民國時期的文物遺存。 [2]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會於彝陵(今湖北宜昌),同遊洞中,各賦詩一首,並由白居易作《三遊洞序》,寫在洞壁上,三遊洞即由此而得名。三遊洞地勢險峻,洞室開闊,呈不規則長方體,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層巖面不斷溶蝕,並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層地質年代為寒武紀,距今約五億至六億年,洞中岩石褶皺起伏,斷裂縱橫,有似圓若方的鐘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橫列,將洞隔成相通的前後兩室:前室明曠,詩文滿壁;後室幽奧,旁有耳洞,可通於外。後室頂部空圓若懸鐘。到三遊洞的遊人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於石壁之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遊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餘件。三遊洞也是重要的革命遺址。土地革命時期,曾是中共鄂西特和宜昌縣委的地下交通聯絡站。三遊洞摩崖留存大量的詩文和碑刻,展示出宜昌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軍事、交通、行政區劃等風貌,從而折射出長江文明、中華文明發展的脈絡,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同時,三遊洞摩崖也是重要的革命遺址,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董必武早期從事革命軍事活動的歷史見證。 [3]  [5] 
2006年5月,三遊洞摩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三遊洞摩崖
地理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約7千米長江邊的山崖上
所處時代
唐朝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844-4-03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三遊洞摩崖歷史沿革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會於彝陵(今湖北宜昌),同遊洞中,各賦詩一首,並由白居易作《三遊洞序》,寫在洞壁上,三遊洞即由此而得名,被稱為“前三遊”。 [2] 
宋嘉佑元年(1056年)冬,文學家蘇洵、蘇軾(東坡)、蘇轍父子三人,也來遊洞中,各提詩一首於洞壁之上,被稱為“後三遊”。 [2] 
從1980年起,三遊洞摩崖歷經多次修繕。 [4] 
2020年,三遊洞摩崖進行修繕,包括表面清洗、裂隙修補與注漿、表面加固、表面封護等。 [4] 

三遊洞摩崖文物特點

三遊洞摩崖
三遊洞摩崖(4張)
三遊洞摩崖,又叫三遊洞,位於西陵峽峽口處。三遊洞地勢險峻,洞室開闊,呈不規則長方體,深約30米,寬約23米,高約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層巖面不斷溶蝕,並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層地質年代為寒武紀,距今約五億至六億年,洞中岩石褶皺起伏,斷裂縱橫,千姿百態,有似圓若方的鐘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橫列,將洞隔成相通的前後兩室:前室明曠,詩文滿壁;後室幽奧,旁有耳洞,可通於外。後室頂部空圓若懸鐘。到三遊洞的遊人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於石壁之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遊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餘件。三遊洞也是重要的革命遺址。土地革命時期,曾是中共鄂西特和宜昌縣委的地下交通聯絡站。 [2] 

三遊洞摩崖文物遺存

綜述
三遊洞摩崖
三遊洞摩崖(5張)
三遊洞摩崖石刻中包括《歐陽修壁刻》《黃庭堅壁刻》《楊修之壁刻》《徐宗偃壁刻》《三遊洞記碑刻》《閨瑛篆書壁刻》《張聯桂壁刻》等碑刻。 [6] 
《歐陽修壁刻》
《歐陽修壁刻》拓片 《歐陽修壁刻》拓片
《歐陽修壁刻》位於三遊洞後室的左壁間,朝向西北,豎排3列,陰刻。是三遊洞中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方石刻。南宋詩人陸游在《入蜀記》中考證了這方石刻。該記雲:“旁石壁上刻雲:‘景祐四年,夷陵歐陽永叔’,下缺一字;又云:‘判官丁’,下又缺數字。丁者,寶臣也,字元珍。今‘丁’字下二字,亦彷彿可見,殊不類元珍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稱令。”壁刻全文是“景祐四年七月十日,夷陵歐陽永叔和判官丁同行刻石”。 [6] 
《楊修之壁刻》
《楊修之壁刻》拓片 《楊修之壁刻》拓片
《楊修之壁刻》石刻共計48字,每字10釐米見方。楷書豎排。總計壁面寬1∙1米,高1∙5米。原文:宋淳祐未季春,眉山楊修之由京湖參幕,來守是邦。領事三月,以壯荊蜀之援。實制使文昌賈公命也。季秋月朔成。此刻記載的時間明確。 [7] 

三遊洞摩崖文物價值

三遊洞摩崖存宋、明、清、民國等各時期的摩崖石刻47通,歷史上的大文豪唐代白居易、白行簡、元稹,宋代蘇軾、蘇洵、蘇澈、歐陽修、陸游、黃庭堅,清代劉大魁,民國高級將領馮玉祥、嚴立三等,都曾親臨三遊洞,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和碑刻,是長江三峽地區寶貴的摩崖石刻羣;三遊洞摩崖展示出宜昌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軍事、交通、行政區劃等風貌,從而折射出長江文明、中華文明發展的脈絡,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同時,三遊洞摩崖也是重要的革命遺址,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董必武早期從事革命軍事活動的歷史見證。 [3-5] 

三遊洞摩崖保護措施

2006年5月,三遊洞摩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三遊洞摩崖所獲榮譽

2023年1月,三遊洞摩崖7塊碑刻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6] 

三遊洞摩崖旅遊信息

三遊洞摩崖地理位置

三遊洞摩崖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約7千米長江邊的山崖上。 [2] 

三遊洞摩崖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三遊洞摩崖,路程約12.1千米,用時約2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