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聖宮

(四川南充景點)

鎖定
三聖宮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500多年,原名昭護廟,當時三聖宮是南充著名的宗教聖地,到那裏焚香拜佛、燃燭朝聖的善男信女們絡繹不絕。
中文名
三聖宮
地理位置
四川南充市市區
建造時間
1465—1487
現    稱
張瀾紀念室
歷史沿革
三聖宮《同結善緣》木刻銘文 三聖宮《同結善緣》木刻銘文
三聖宮位於四川南充市市區, 三聖宮就是張瀾紀念室,保存在張瀾卧室旁的三聖宮《同結善緣》木刻銘文,記載了三聖宮興建、被毀、重建的時間、過程以及捐資修建人的名單、捐款數額等。這塊木刻是光緒15年(1889)刻,已119年。後因戰亂被毀,清雍正13年重建,後多次毀於火災。光緒十三年(1887)為了抵制洋教在南充的傳播和漫延並弘揚我國的宗教文化思想,由市民謝林等人發起,集中三聖宮內多年積攢下來的各項資金,同時向公眾及社會各界廣泛籌資,意在原址上重建寺廟,待一切準備就緒後,於光緒十三年七月擇吉日動土。一時間大興土木,增修了後殿及左右兩廊。“更將全院粉飾,光彩奪目,煥然一新”。至此,作為道教建築物的三聖宮,已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築結構,且在今後的歲月中,其主體建築結構沒有再被毀壞。張瀾紀念室後廳中間大廳的橫樑上,還有這次重修三聖宮的記載。
到了民國28年(1939),三聖宮已經走向了衰敗。同年,張瀾先生同地方人士創辦私立南充建華中學校,選址在三聖宮及其周邊,勸走了寺廟僅剩的兩名留守老和尚,將其作為辦公和辦學之地。並由鮮英任董事長,張瀾任名譽校長,賈子羣任副校長,趙其文等中共黨員主持教務。翌年,張瀾先生出任校長,並常住“建華園”內,使該校成為川北地下黨的重要據點之一,學校也越辦越興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