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鎖定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1]  地處渭南市關中平原的東端,是黃河、渭河、洛河的交匯區。北起大荔縣華原鄉,南到老西臨公路,東以黃河為界,與山西、河南相臨,西沿渭河至華陰、潼關三縣。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約寬15公里,總面積4.67萬公頃。
中文名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位    置
渭南市關中平原的東端
長    度
40 km
總面積
4.67萬公頃

目錄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地勢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三河濕地境內地勢平坦寬闊,河漫灘地和一級階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為三大塊。沿黃河呈南北帶狀,沿渭河又呈東西帶狀。應受黃河泥沙影響,處灘高於內灘,常年積水,形成沼澤、草甸和鹽鹼地帶。保護區有六條支流注入黃河和渭河,到了汛期,黃河水常倒流入渭河和洛河,成為這一地區濕地的主要成因。保護區屬暖温帶大陸性半乾燥、半濕潤季風氣候,海拔在330米-335米之間,地勢較周圍偏低,受秦嶺和中條山所形成的潼關風口的影響,氣候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春季乾燥升温快,夏季炎熱日照長,秋季降温多陰雨,冬季寒冷少雪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濕地動植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場所。這裏的森林植被為暖温帶落葉、闊葉林。植被羣落有蘆葦羣落、鹽蓬羣落、杯柳羣落、草甸羣落等。豐富的植物資源和植物羣落的多樣性,以及大量水生小動物的存在,為水禽提供了棲息、覓食和繁殖的良好環境,形成了三河濕地獨特的生態環境。據初步調查,區內有脊椎動物27目53科110屬140中,蝦、螺、蚌等家殼類動物20餘種,蛇、蛙等爬行動物以藻類、小昆蟲及微生物等為食料,其本身又成為野生水禽的食物來源,形成濕地特有的生物鏈。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珍稀物種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5張)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5張)
在保護區內共有水禽42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一、二類動物有10多種,尤以丹頂鶴、白鸛、黑鸛、大 、大天鵝、灰鶴等備受人們喜歡,保護區內優勢種羣動物要數雁、鴨類、數量多可達40餘萬隻,佔到總數的92%。常見的留鳥有小白鷺、赤嘴潛鴨及燕形目動物。候鳥在保護區也佔相當數量,常見的冬候鳥有26種,夏候鳥有11種。在保護區棲息越冬的涉禽中,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有灰鶴、丹頂鶴、黑鶴、白鶴、紅胸黑雁等6種;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動物有11種;屬《中日候鳥協定保護鳥類》的有27種;濕地內的所有水禽均屬《濕地公約》的保護對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