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嵕廟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三嵕廟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城南12千米黃家川南陽護村。三嵕廟創建於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明代曾予增建,清代又作修葺。現存建築正殿為金代原構,香亭與鐘鼓二樓為明代遺構,餘皆清代所建。 [1] 
三嵕廟廟堂坐北向南,以山門為界,分上下兩院。南北長65.03米、東西寬26.24米,總面積1706.39平方米。上院中軸線上建有正殿、香亭,正殿兩側置耳房三間,香亭與山門之間兩側各設廊廡七間。 [1] 
2001年6月25日,三嵕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三嵕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城南12千米黃家川南陽護村
所處時代
金至清 
佔地面積
1706.39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261-3-67

三嵕廟歷史沿革

三嵕廟創建於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明代曾予增建,清代又作修葺。
現存建築正殿為金代原構,香亭與鐘鼓二樓為明代遺構,餘皆清代所建。 [1] 

三嵕廟建築格局

三嵕廟廟堂坐北向南,以山門為界,分上下兩院。南北長65.03米、東西寬26.24米,總面積1706.39平方米。上院中軸線上建有正殿、香亭,正殿兩側置耳房三間,香亭與山門之間兩側各設廊廡七間。 [1] 

三嵕廟主要建築

三嵕廟
  • 正殿
正殿坐落在寺宇最北端,建於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是大中漢三嵕廟中價值最高、建造年代最早的建築。其朝南坐北,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平面略近方形。前檐裝修為四扇格子門,明間為球紋格眼,次間為球紋方格眼。柱子均為砂岩石質,側腳生起顯著。檐下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計心造。殿內徹上明造,樑架結構為四椽枇對後乳袱用三柱。殿內下肩牆高0.61釐米,疊澀砌築,早期風格明顯。從正殿前檐梢間鋪作及山牆現狀分析、正殿原為懸山頂,清代修繕時改為硬山頂。 [3]  [1] 
  • 耳殿
耳殿坐北朝南,面寬: 廊部三間、殿內一間,總進深五椽; 單檐硬山頂耳殿耳殿坐北朝南,面寬:廊部三間、殿內一間,總進深五椽; 單檐硬山頂。 [3] 
  • 台明、柱與柱礎
耳殿台明僅一壓沿石高,耳殿僅在前檐明間設木質圓柱2根、柱下為石雕高腳柱礎。 [3] 
  • 牆體
耳殿牆體:前檐牆、後檐牆、南山牆、北山牆。所有牆體均為“牆心土坯砌築,外牆面和內牆面下肩表磚,內牆面上部抹灰泥”。表磚為絲縫砌法。在前檐牆上設裝修,明間設板門、次間設直欞窗。 [3] 
  • 配殿
配殿為東配殿和西配殿兩座,東配殿和西配殿東西相向而坐。 [3] 
  • 樑架與舉折
配殿樑架為“六檁前廊式”,前半部分樑架為單步梁的後端架於前檐牆上、前端出耍頭架於前檐柱頭之上; 後部樑架為四架樑兩端分別插入前後檐牆內,四架樑頂面施金瓜柱,金瓜柱上託三架樑、替木和金檁,三架樑中設脊瓜柱,脊瓜柱的頭部施實柏栱,實柏栱上承替木與脊檁,叉手斜戧脊檁兩側。在各縫樑架之間設金枋和脊枋,以此縱向連接來加強梁架的穩定性。 [3] 
  • 香亭
香亭位於大殿的前方,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四捲棚硬山頂。檐下斗拱三踩單下昂計心造,裏轉華拱製成沓頭承託四架樑,耍頭作單幅雲。
  • 鍾、鼓樓
鍾、鼓樓緊靠東西廊房的南面,牆體相接,下層為磚石結構,正面有門窗裝修;上層為石柱木樑架結構,面闊兩間,進深一間,四模捲棚懸山屋頂。 [1] 

三嵕廟歷史文化

據《淮南子》記載:“堯使羿射九烏(按九烏,火鴉,即太陽)於三嵕之山,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惡鳥名)於青丘之澤。就是説,當時十日並出,禾苗焦死,草木盡枯。堯就命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射殺猛獸長蛇,為民除害,從此萬民復生,玉海義和,天下太平。因為三嵕山有這樣的傳奇故事,所以自唐代開始山上修建廟宇。宋朝“額封羿神,為靈貺王”,賜建三嵕大廟。之後,歷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擴建,計有:先師廟、金禪廟、唐王廟、喜神廟、關帝廟、黑虎神廟等。其中三嵕廟矗立主峯,規模宏偉,精工細刻,雕樑畫棟,十分壯觀,為宋趙佶崇寧元年(1102年)欽賜束建。三嵕山之陽,有清泉一注,匯成三嵕水,每逢春夏乾旱,祈雨輒應。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兩次香煙盛會。晉、冀、魯、豫、陝數省市的善男信女,朝山進香的絡繹不絕,雲集三嵕,磐聲不斷,金鐘長鳴,敬唱大戲,祈雨還願,盛況非常,歷代不衰。戰爭年代廟宇已毀,只有蓮花塔一座巍然屹立,為老爺山之象徵。 [2] 

三嵕廟文物保護

2001年6月25日,三嵕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三嵕廟參觀信息

三嵕廟地理位置

三嵕廟交通路線

公交:無公交直達,可以乘坐當地出租車。
自駕:1、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平長高速。
2、從平長高速出發,經過長治繞城高速、二廣高速,行駛85千米到達。
參考資料
  • 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委員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至第五批)•第Ⅰ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2:403.
  • 2.    老爺山  .長治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6-11]
  • 3.    張藕蓮.大中漢三嵕廟建築形制簡析[J].山西建築,2018,44(17):21-23.DOI: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8.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