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個陝西

鎖定
建設“富裕陝西、和諧陝西、美麗陝西”。建設富裕陝西、和諧陝西、美麗陝西,是“中國夢”在陝西的具體實踐,是陝西人實現“中國夢”的“陝西夢”,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為中國夢增添濃墨重彩的陝西華章。
中文名
三個陝西
包    含
富裕陝西、和諧陝西、美麗陝西

三個陝西富裕陝西

“三個陝西”的主要內涵。是實現“陝西夢”的物質基礎。就是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四化”同步發展,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增長,城鄉統籌推進,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區域協調互動,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文化強省建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就業質量更高更充分,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三秦大地步入繁榮富強的新時代。
建設“三個陝西”,必須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難點和薄弱環節,進一步明確任務,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實現新的跨越。
着力抓好轉型發展。按照“存量調結構騰空間、增量優結構擴空間”原則和“拐彎超車”理念,由主要依賴投資、資源推動發展向更多地依靠消費、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加快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着力構建陝西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加快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加快消費升級。加強科技與產業融合,高標準建設國家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三個陝西和諧陝西

是實現“陝西夢”的根本保障。就是社會矛盾和利益關係不斷調整,法制社會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充分體現,民生切實得到改善和保障,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成完善優孕、優生、優教、優業、優養的終身保障體系,做到學生上好學、家家樂就業、户户住好房、人人享健康、老人有贍養,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更加自尊自信,三秦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三個陝西美麗陝西

是實現“陝西夢”的重要支撐。就是人與自然相和諧,實現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主體功能區基本形成,綠色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基本建成。西安大都市建設成為我國北方最具南方特點的城市。陝北高原大綠化,關中平原園林化,陝南山區森林化。全省人民呼吸潔淨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三秦家園真正成為天藍、水碧、地綠的新樂土。

三個陝西建設舉措

積極推進城鎮化。按照“做美城市、做強縣城、做大集鎮、做好社區”思路,積極打造大中小城市佈局合理的城鎮體系。推動西安建成彰顯中華文化魅力的國際化大都市,把西鹹新區建成創新城市發展的示範。推進有條件農村居民進城落户,繼續實施好陝南、陝北避災扶貧搬遷工程,進一步擴大重點示範鎮範圍。積極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模式,支持延安等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率先突破。
大幅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把城鄉居民增收作為重中之重,全力打好城鄉居民增收攻堅戰,力爭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達到或趕超全國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殷實。實現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切實提高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發揮國有資本收益調節收入分配的機制,積極探索以房養老等新模式。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圍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職業教育的現代國民教育和公民終身受教育體系,完善城鄉醫療衞生服務保障體系、大病救助和突
發公共衞生事件及重大傳染病應急防治機制,重點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向農民、低收入羣體傾斜,向縣城、鄉鎮和農村社區傾斜。建立健全黨委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羣眾權益機制。
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努力踐行陝西精神。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高標準、高水平建設文化基礎設施,創作陝西特色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具有國內外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精品。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打造文化支柱產業。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作用,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羣眾自治機制。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探索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
加快建設美麗陝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認真落實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優化生態建設佈局。加快“一山一江兩河”綜合整治,鞏固退耕還林、封山禁牧、小流域治理和水源地涵養等成果。大力推進淘汰一批、轉移一批、提升一批、兼併一批企業,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實施關中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程,推進“氣化陝西”,加快關閉西安等大中城市周邊的燃煤鍋爐、改造西安周邊一百公里內的燃煤電廠,搞好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三個陝西保障措施

建設“三個陝西”、實現“陝西夢”,是創新性和開拓性的工作。為確保這一宏偉目標的全面部署、分步實施、按期實現,必須採取與之相適應的保障措施。
制定完善相關規劃。以“陝西夢”引領和指導陝西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發展全局。充分落實好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呼包銀榆經濟區發展規劃》、《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等。根據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和建設“三個陝西”的戰略部署,做好我省“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工作。着眼長遠,以“三個陝西”建設統領“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各項工作。
建立目標考核指標體系。用“三個陝西”建設的指標體系指導充實目標責任考核工作。富裕陝西突出考核經濟總量、增長速度、經濟結構、科技成果轉化、居民收入等指標;和諧陝西突出考核公共服務普及率、居民文化消費水平、公共文化設施人均佔有量、社會治安滿意度等指標;美麗陝西突出考核綠化率、環境質量指數、土地利用、節能減排等指標。
創新體制機制。加大重點領域改革力度,繼續深化國企改革,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加快全民創業,發展中小微企業,穩步推進機構改革,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加大財税改革力度。加快內陸開發開放高地建設,充分發揮好高新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的示範帶動作用,圍繞產業鏈和產業集羣招大引強,促進“三星”效應持續發酵,多引進一批大項目。培育壯大外向型經濟主體,加快“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運輸、物流、通關等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陝西夢”,黨的建設是關鍵。要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全面推進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建設“三個陝西”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式,善於抓大事、議大事。牢記政貴有恆、業在有續,一棒接着一棒幹,一張藍圖幹到底,紮實推動“三強一富一美”,加快“三個陝西”建設,如期實現“陝西夢”,以優異成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