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千八百擔

鎖定
一千八百擔,短篇小説吳組緗作。1939年發表。宋氏義莊的管事宋柏堂在顆粒無收的荒年,榨取了佃户一千八百擔稻穀。宋氏族人為分掉這些穀子爭得不可開交。這時一羣衣衫襤褸的農民前來搶糧,宋氏族人亂作一團。作品通過活潑流暢的對話,刻畫了地主豪紳的醜態。
中文名
一千八百擔
作    者
吳組緗
小説類型
白話敍事文
是否出版

一千八百擔寫作背景

五四”以來,中國文學潮流急變,白話敍事替代文言詠歎,社會文化批判與精神生活重建由自發步入自覺,蔚為一股啓蒙新風。然時代轉身的腳步急促踉蹌,許多作家與作品雖石破天驚,卻因社會生活幕換景移,過早地歸沉於歷史的河淵,它們的啓蒙意義仍在,期待晚輩讀者去重新發生,猶如一架架思想的沉鍾渴望再一次被敲響。鐘聲不息,文學的精神不衰。

一千八百擔作者簡介

吳組緗 吳組緗
吳組緗(1908.4?-1994.1),原名吳祖襄,字仲華,安徽涇縣人。1929年秋進入清華大學經濟系,一年後轉入中文系。1932年創作小説《官官的補品》,獲得成功。1934年創作《一千八百擔》,作品藉宋氏家族的一次宗族集會,具體而微地表現了三十年代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的破產和宗教制度的分崩離析。吳組緗的創作樸素細緻,結構嚴謹,尤其擅長描摹人物的語言和心態,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堪稱寫皖南農村風俗場景的第一人。
抗戰時期創作長篇小説《鴨嘴澇》,是抗戰文藝園地中的一朵奇葩。195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潛心於古典文學尤其是明清小説的研究,任《紅樓夢》研究會會長。 [1] 
《一千八百擔》 《一千八百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