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天蕩懷古

鎖定
《黃天蕩懷古》是清代詩人黃燮清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通過歌頌宋代名將韓世忠在黃天蕩大敗金兵的史實,反襯和批評了清朝統治集團在帝國主義侵略面前的妥協投降和昏庸誤國。此詩中一種強烈的民族感、愛國情,盡在不言之中流露出來,形成了全詩悲壯凝重、含蓄、深沉的格調。 [1-2] 
作品名稱
黃天蕩懷古
作    者
黃燮清
創作年代
清代
出    處
《倚晴樓詩集》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黃天蕩懷古作品原文

黃天蕩懷古1
八千勁旅走熊羆2,曾斷金人十萬師3
驄馬宣威臨陣日4,羯胡喪膽渡江時5
風鳴環佩軍中鼓6,谷暗雲霞戰士旗7
從古庸臣好和議8,寒潮嗚咽使人悲9 [3] 

黃天蕩懷古註釋譯文

黃天蕩懷古詞句註釋

1.黃天蕩:長江在南京東北的一段,靠近鎮江。
2.勁(jìng)旅:精鋭部隊。走:馳騁。熊羆(pí):形容軍隊勇猛。羆,熊的一種。
3.斷:這裏指攔截、阻擊。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朮在擄掠杭州、紹興等地後,準備渡江北返,在黃天蕩被宋浙西制置使韓世忠攔截,被圍四十八日,大敗而逃。
4.驄(cōng)馬:青白色的馬,這裏指騎着驄馬的將軍,即指韓世忠。 宣威:即揚威,指發揚軍威、國威。 臨陣:親臨前線,指揮戰鬥。
5.羯(jié)胡:這裏指金兵。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胡,古代泛指住在東北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喪膽:形容恐懼到了極點。黃天蕩戰役是南宋軍隊在東南地區第一次戰勝金兵,它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氣焰,批判了南宋朝廷中的失敗情緒。接着,岳飛又在江南再敗金兵,並乘機收復南京。
6.風鳴:風吹響。環佩:古代婦女佩戴的玉器。這裏用來指代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黃天蕩戰役中她曾在金山觀察軍情、擊鼓督戰。
7.谷:山谷。
8.庸臣:低能的大臣。兼指宋朝的秦檜和當時的李鴻章一夥人。和議:本意是主張和談,這裏指妥協苟安。
9.鳴咽:低聲哭泣。這裏形容潮水聲音悽切。 [1] 

黃天蕩懷古白話譯文

八千精兵越戰越強,斬殺金人十萬豺狼。
韓世忠躍馬揚威臨戰場,金兀朮失魂喪膽難渡江。
梁紅玉風吹環佩擂戰鼓,將士們高舉戰旗舞刀槍。
自古來誤國庸臣好議和,大江中寒潮鳴咽令人悲傷。 [4] 

黃天蕩懷古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清道光二十年(1850年)。道光八年(1842年),英國侵略者兵艦進逼長江、迫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八年之後,詩人渡江經此,面對橫流天塹,追古撫今,感慨無限,遂寫下了這首詩作。 [3] 

黃天蕩懷古作品鑑賞

黃天蕩懷古文學賞析

此詩通過對歷史上韓世忠、梁紅玉在黃天蕩,以八千兵馬大破金人十萬之師的生動描寫,歌頌了他們不畏強敵的精神,是一首借懷古而諷今的愛國詩章。
首聯“八千”兩句是總寫韓世忠、梁紅玉黃天蕩破敵。對宋軍通過用“勁旅”“熊羆”的描寫,表現了作者興致激昂的心情,寫出了宋軍的氣勢;而一個“走”字則逼真地再現了宋軍的神態。“曾” 是過去,“斷”是消滅的意思,寫金師滅亡,均用得極簡練。此聯以八千和十萬對比,數字詞用得好,極富説明力量。
頷聯“騁馬”兩句是具體寫韓世忠在這次大戰中的表現,是該詩的重點所在之一。作者這裏既沒有對韓世忠如何運籌帷幄進行描寫,也沒有直接勾勒他的形像,而是通過對他坐騎神駿的刻畫,側面、間接地再現了主人公英勇的形像:馬尚如此,人定不凡。這兩句可以理解為因果句,也可以理解為流水對,聲調慳鏘,對仗工穩,富有氣韻。
頸聯“鳳鳴”兩句是寫梁紅玉和戰土們在這次大戰中的表現。梁紅玉不停地擂鼓,她衣服上的佩飾之聲與軍鼓混合。戰士們在谷中打着軍旗埋伏,紅旗與濃郁的雲霞輝映。這兩句極為生動逼真,不啻是一幅壯麗的戰鬥圖畫。這之中有個體有羣體,有人物有動作,有顏色有聲音,而又絕不呆板,洋溢神韻,也是該詩的重點之筆。
尾聯“從古”兩句”筆勢一轉,是寫黃天蕩破敵勝利後秦檜之流的議和與眼前可悲的江水。黃天葛大勝本是宋兵乘勝追擊的好時機,然而可惡的投降派,為個人的榮辱考慮,卻斷送了它,和敵人訂下了可恥的議和之盟。此聯的“從”字時間跨度很大,不僅寫到了宋時的議和派,而且還和鴉片戰爭中的主和派聯繫了起來,躍出了懷古的範疇,逗出了作家本意的所在。 “好”字讀“號”音,表現了作者對之的憎惡之情。 ”寒潮鳴咽”是黃天蕩眼前的實景。時令在冬天,眼前的江水發出一片嗚咽之聲。全詩就在這一片低沉的江潮聲中結束,含蓄渾沉而富有力量。
《黃天蕩懷古》是一首近代七律詩。作者筆力雄鍵、風格壯麗,把古今、虛實、點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輔以顏色、聲音、神態等,極寫抗金將土的神態,是一首思想與藝術雙絕之作。 [5] 

黃天蕩懷古名家點評

河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崇德:此詩追敍宋將韓世忠黃天蕩破金之戰如在眼前,而對時事的感傷,對和議誤國的指斥,則寓怨刺於弔古,可謂猶存漢唐温柔敦厚之詩風。(《金陵詩文鑑賞》) [3] 

黃天蕩懷古作者簡介

黃燮清(1805—1864年),原名憲清,字韻珊,自號吟香詩舫主人。 海鹽(今屬浙江)人。道光十五年(1845年)舉人。著有《倚晴樓詩集》等。 [3] 
參考資料
  • 1.    黎洪 張新旭 惠淇源 選注. 歷代詩詞選注 華夏山河篇[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260-262.
  • 2.    張正吾 陳銘主編. 近代詩文鑑賞辭典[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126.
  • 3.    季伏昆主編 宙浩 張宏生副主編. 金陵詩文鑑賞[M]. 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8 ,690-691.
  • 4.    劉琦,郭長海,呂樹坤譯註. 清詩三百首譯析[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4,159.
  • 5.    田軍 王洪等主編. 金元明清詩詞曲鑑賞辭典[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1358-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