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

鎖定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是民國十九年(1930年)“二七”陂頭會議召開地。 [2]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原為普通民宅。舊址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一廳四房,小青瓦屋面,佔地面積116.6平方米。前後各有庭院,北面有一約500平方米的空地,東南西三面皆為民房。 [2]  現舊址的廳堂為“二七”會議會場,兩邊房間現為“二七”會議展廳。 [3]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作為重要歷史事件的載體和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 
2013年5月,“二七”陂頭會議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
地理位置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
所處時代
1930年
佔地面積
約 116.6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766-5-15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歷史沿革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由渼陂村村民梁日華的父親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興建並居住。 [2] 
為了統一贛西黨內的思想認識,部署爭取江西首先勝利的計劃,毛澤東等紅四軍前委同中共贛西特委和贛南特委商定,決定以紅四軍前委名義致函贛西、贛南兩特委和紅五軍、紅六軍軍委,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10日在中共贛西特委駐地吉安東固區陂頭村召開聯席會議。2月5日,前委書記毛澤東等三人組成紅四軍前委代表團,到達陂頭。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黨、政、軍代表,也陸續到達陂頭村。在進行社會調查和會議籌備的基礎上,因鬥爭、行動問題的急需,會議提前舉行。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6日,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和紅軍第五軍、第六軍軍委聯席會議舉行預備會。2月7日至9日,在陂頭村民梁日華家廳堂召開了正式會議。因會議期間正逢“二七”大罷工七週年紀念日,故稱“二七”會議。 [2] 
2013年~2016年,“二七”陂頭會議舊址進行了維修。 [4] 
2021年,“二七”陂頭會議舊址進行了維修。 [5]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建築格局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2張)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位於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原為普通民宅。舊址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一廳四房,小青瓦屋面,進深11米,寬10.6米,佔地面積116.6平方米。為退廊讓柱式中小型民居,前後各有庭院,北面有一約500平方米的空地,東南西三面皆為民房。 [2]  現舊址的廳堂為“二七”會議會場,面積50.92平方米,廳堂正中懸掛馬克思、列寧頭像,左右兩壁書“配合紅軍消滅白匪”“開展土地革命”大幅標語。 [6]  兩邊房間現為“二七”會議展廳。展示內容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贛水那邊紅一角;第二部分,喚起工農千百萬;第三部分,十萬工農下吉安。 [3]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文物遺存

紅軍標語
紅軍標語 紅軍標語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廳堂左右兩壁書“配合紅軍消滅白匪”“開展土地革命”大幅標語。 [6]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歷史文化

“二七”陂頭會議
“二七”陂頭會議出席會議代表共有50餘人。會上,毛澤東作了政治形勢及黨的任務的詳細報告,傳達了中共中央第六十號通告精神和古田會議精神。與會代表聯繫當地鬥爭實際,緊緊圍繞會議的中心議題進行了暢所欲言的討論,特別是對“攻打吉安”和“分配土地”兩個問題的討論激烈。經過深入討論,與會代表在對當前形勢、敵我態勢、紅軍任務、土地分配等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見,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一、規定了贛西南的主要任務;二、確定了攻打吉安的行動目標,並作了戰略和戰役部署;三、通過了“二·七”土地法,解決了分配土地的政策問題;四、決定成立統一領導軍隊和幾塊根據地的前委,毛澤東任總前委書記,直接受中央領導。“二·七”會議的成功召開,解決了黨內的爭執,確定了黨的幾個中心任務與策略,挽救了贛西南黨的危機,對迅速打開贛西南黨的工作局面,推動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以至對整個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價值意義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作為重要歷史事件的載體和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  [6]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二七”陂頭會議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旅遊信息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地理位置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 [2]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二七”陂頭會議舊址,路程約24.6千米,用時約30分鐘。
參考資料